字好书
送赵判官

《送赵判官》

时间: 2025-07-28 11:09:20

诗句

三岁连华幕,何曾仕者同。

开墙通野客,分树借江鸿。

与世如无味,于民自有功。

神仙今已近,不畏引帆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09:20

原文展示:

送赵判官 赵师秀 〔宋代〕 三岁连华幕,何曾仕者同。 开墙通野客,分树借江鸿。 与世如无味,于民自有功。 神仙今已近,不畏引帆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赵判官在官场中的孤独与超脱,以及他对民众的贡献和对神仙境界的向往。诗中,“三岁连华幕”指赵判官在官场中已有三年,但他的经历与普通官员不同。“开墙通野客”和“分树借江鸿”表达了赵判官开放的心态和与自然的亲近。“与世如无味”表明他对世俗的淡漠,“于民自有功”则强调他对民众的贡献。最后两句“神仙今已近,不畏引帆风”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接近神仙境界的向往,以及不畏艰难的决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岁:指时间,三年。
  • 连华幕:指在官场中的经历。
  • 开墙通野客:开放心态,与自然亲近。
  • 分树借江鸿:借树给江上的鸿雁,比喻与自然的和谐。
  • 与世如无味:对世俗的淡漠。
  • 于民自有功:对民众有贡献。
  • 神仙今已近:向往超脱世俗,接近神仙境界。
  • 不畏引帆风:不畏艰难,决心前行。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意象和比喻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表现对官场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民众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师秀送别赵判官时所作,表达了对赵判官在官场中的独特经历和对民众贡献的赞赏,以及对他超脱世俗、向往神仙境界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赵判官在官场中的独特经历和对民众贡献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中“开墙通野客,分树借江鸿”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赵判官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他对世俗的淡漠和对民众的关怀。最后两句“神仙今已近,不畏引帆风”则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接近神仙境界的向往,以及不畏艰难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岁连华幕:指赵判官在官场中已有三年,但他的经历与普通官员不同。
  2. 何曾仕者同:强调赵判官的独特性,与普通官员不同。
  3. 开墙通野客:开放心态,与自然亲近。
  4. 分树借江鸿:借树给江上的鸿雁,比喻与自然的和谐。
  5. 与世如无味:对世俗的淡漠。
  6. 于民自有功:对民众有贡献。
  7. 神仙今已近:向往超脱世俗,接近神仙境界。
  8. 不畏引帆风:不畏艰难,决心前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开墙通野客”和“分树借江鸿”通过比喻表达赵判官与自然的亲近。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三岁连华幕”与“何曾仕者同”,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赵判官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民众的关怀和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开墙通野客:开放心态,与自然亲近。
  • 分树借江鸿:借树给江上的鸿雁,比喻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判官在官场中已有多少年?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D. 十年
  2. 诗中“开墙通野客”表达了赵判官的什么心态? A. 封闭 B. 开放 C. 冷漠 D. 焦虑
  3. 诗中“神仙今已近”表达了赵判官的什么向往? A. 世俗 B. 自然 C. 神仙境界 D. 官场

答案:

  1. B. 三年
  2. B. 开放
  3. C. 神仙境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推荐阅读其他宋代诗人的送别诗,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对送别主题的处理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 其五 科斧 祫享观礼二十韵 王祁公北园 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杨州五题其一时会堂二首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三白莲堂 依韵和刘察院送客回过潩水马上有作 芜湖阻风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陆瑁养鱼池 农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数白论黄 面从心违 干晖 血字旁的字 反串 自字旁的字 缩头缩脚 珠璧交辉 头足倒置 褦襶触热 齲字旁的字 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兹事体大 简贤附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