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6:40
题清习阁
闻人符 〔宋代〕
清晓卷书会,开帘揖远峰。
腻云留宿润,膏雨沐春容。
世味生来薄,诗愁晚更浓。
溪山看未足,还听暮楼钟。
清晨时分,我在书房里读书,打开窗帘,恭敬地向远处的山峰致意。
云雾细腻,夜间的雨水滋润了大地,春天的容颜更加美丽。
世间的味道本就淡薄,而诗人的忧愁却在晚年愈发浓厚。
看山川的美景似乎还不够,我还想倾听暮色中的楼钟声。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感受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感悟的思考。
作者介绍:闻人符,字君衡,号清习,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描绘山水、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在清习阁的某个清晨,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题清习阁》展现了诗人对清晨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的开篇描绘了一个清幽的书房,清晨的书卷与远方的山峰相映成趣,呈现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腻云”和“膏雨”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润泽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而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诗人感叹世味的淡薄,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思索,尤其是在晚年,诗愁更是愈加浓烈,显示出一种对人生的沉重理解。结尾处,诗人虽已看尽山川美景,却仍渴望倾听暮楼的钟声,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深邃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与内心忧愁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性理解。
诗中的“腻云”指的是:
A. 粗糙的云
B. 细腻的云
C. 黑暗的云
D. 干燥的云
诗人对“世味”的感受是:
A. 丰富
B. 淡薄
C. 苦涩
D. 酸甜
诗中提到的“暮楼钟”是指:
A. 早晨的钟声
B. 晚上的钟声
C. 中午的钟声
D. 清晨的钟声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