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31
临江仙 晚景
向晚嫩凉生户牖,松岩独坐颐。
凭高一望彻天涯,孤城烟树惨,
远浦片帆归。万里碧天澄似水,
云闲不动毫厘。昭昭明月弄晴辉,
圆光含法界,灵验射瑶池。
傍晚时分,微凉的空气透过窗户,
我独自坐在松岩之上。
向高处望去,尽览天涯,
孤城在烟雾中显得悲凉,
远处的水面上,孤帆正在归来。
万里无云的碧空,如同清澈的水面,
云彩静静地停留,毫无动静。
皎洁的明月照耀着大地,
圆圆的月光包罗万象,
灵动的光辉射向瑶池。
王丹桂,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哲理的思考。王丹桂的诗歌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临江仙 晚景》作于王丹桂晚年,晚景中的清凉与孤寂,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慨。诗中描绘的孤城、远帆,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孤独。
《临江仙 晚景》通过描绘傍晚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开篇“向晚嫩凉生户牖”,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微凉的黄昏时分,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清新,仿佛可以感受到凉风拂面。诗人独坐于松岩,既表明他在与自然对话,也暗示着一种孤独与超然。接着,诗人目光所及,透过“孤城烟树惨”这一句,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不仅描画出孤城的萧瑟,更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感。
远处的“片帆归”则是对归属感的渴望,孤独的旅程中,归来的船只象征着人们对家庭与安宁的向往。接下来的“万里碧天澄似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天空,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云彩也如同诗人的思绪一般,悠然自得,不受干扰。而最后两句“昭昭明月弄晴辉,圆光含法界,灵验射瑶池”,则通过明月的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与真理的追求,暗示着诗人的灵性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意境,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沉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整首诗歌以黄昏的宁静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孤独与美的对比,渗透出一种哲理的深邃感。
诗中“孤城烟树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轻松活泼
B. 悲凉凄惨
C. 欢乐无忧
答案:B
诗中“昭昭明月弄晴辉”中的“弄晴辉”指的是什么?
A. 明月的光辉
B. 风的吹拂
C. 星星的闪烁
答案:A
“圆光含法界”中的“法界”指的是什么?
A. 现实世界
B. 佛教的真理境界
C. 诗人的内心
答案:B
王丹桂的《临江仙 晚景》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象上都使用了明月,但王丹桂的月亮更具哲理性,强调思考与孤独,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