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8:21
拌道此生休也,无端勾起思量。
笼灯就月细形相。
是谁传彩笔,不管断人肠。
十里珠帘依旧,而今头白周郎。
当伊金屋贮何妨。
真真如可唤,长炷一炉香。
这世上究竟要休息到何时,无缘无故勾起了我的思绪。
在灯下,月光映照着细微的形状。
是谁在传递那五彩的笔墨,不顾他人心中的伤肠?
十里珠帘依旧存在,如今已是白发的周郎。
金屋中储存的东西又有什么妨碍呢?
如果真能召唤回那人,点上一炷长香,似乎一切都能恢复。
袁思亮,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写景见长,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世界。
《临江仙》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尤其是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惆怅。
《临江仙》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开头便以“拌道此生休也”引入,犹如一声叹息,表达了对人生疲惫的无奈与思绪的纷繁。接着,在“笼灯就月细形相”中,通过灯光与月影的映照,渲染出一种朦胧而又细腻的氛围,仿佛在勾勒着过往的点滴。
“是谁传彩笔,不管断人肠”,更是将个人情感上升到了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思考,艺术虽美,却也可能带来伤痛。后面的“十里珠帘依旧,而今头白周郎”,则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周郎的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美好的逝去。
整首词在情感的抒发与意境的营造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心生共鸣。
整首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怀念。
诗中“拌道此生休也”表达了什么情感?
“十里珠帘依旧”中的“珠帘”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周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对比,袁思亮的《临江仙》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苏轼则更多地展现了豪放的气魄。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均可反映出对人生、时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