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8:21
江头父老话兴亡,蒲柳春光又十霜。
徒有子规愁望帝,更无鹦鹉忆明皇。
唐陵麦饭悲寒食,汉腊桑门祝上方。
指示旁人尽流涕,讲堂钟鼓暮云黄。
村头的老人们谈论着兴亡的历史,蒲柳在春光中已经经历了十个寒霜的轮回。只听见子规鸟在哀愁地呼唤望帝,却再也听不到鹦鹉在怀念明皇。唐朝的陵墓前,麦饭香味让人悲伤地想起寒食节,汉朝的桑树门前,人们在祝福中感叹时光的流逝。指引着旁人,大家都流下了眼泪,讲堂上的钟鼓声在黄昏的云彩下显得格外沉重。
王揆,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关注历史与人情。他的诗风以沉郁、典雅著称,常常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写来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此诗写于江南,正值春秋之交,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和对人事变化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古代王朝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索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诗的开头以“江头父老话兴亡”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了对历史的讨论。接着,诗人以“蒲柳春光又十霜”描绘了自然的轮回,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子规和鹦鹉的对比,则强化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失落,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唐陵和汉腊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沉重感。麦饭和寒食的联系,不仅让人想起节日的哀愁,也引发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最后,诗人以“指示旁人尽流涕”收尾,令人感受到共鸣与情感的传递,既有对逝去历史的哀叹,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兴亡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感悟,情感基调沉郁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子规”代表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对历史的怀念
C. 自然的美丽
“唐陵麦饭悲寒食”中“寒食”指的是什么?
A. 丰收的季节
B. 祭祀的节日
C. 春天的景象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快乐与轻松
B. 愤怒与抗争
C. 沉郁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