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37
使院栽苇 薛能 〔唐代〕
戛戛复差差,一丛千万枝。 格如僧住处,栽得吏闲时。 笋自厅中出,根从府外移。 从军无宿例,空想夜风吹。
这首诗描绘了在官府庭院中栽种芦苇的情景。芦苇丛生,枝条繁多,形态如同僧侣居住的地方。这些芦苇是在官员闲暇时栽种的。芦苇的嫩芽从厅堂中长出,而根部则是从府外移植过来的。诗中还提到了从军的生活没有固定的例行公事,只能空想夜晚风吹过芦苇的情景。
作者介绍: 薛能(约817年—880年),字大拙,唐代诗人,官至工部尚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薛能任职期间,利用闲暇时间在官府庭院中栽种芦苇时所作。诗中通过对芦苇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芦苇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官府庭院中的一片清幽景象。首句“戛戛复差差,一丛千万枝”生动描绘了芦苇丛生的繁茂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次句“格如僧住处,栽得吏闲时”则通过比喻,将芦苇丛比作僧侣的住处,暗示了其清幽宁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时栽种芦苇的闲适心情。
后两句“笋自厅中出,根从府外移”进一步描绘了芦苇的生长情况,通过“笋自厅中出”和“根从府外移”的对比,展现了芦苇从生长到移植的过程,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最后两句“从军无宿例,空想夜风吹”则通过对比从军生活的无规律和空想夜晚风吹芦苇的情景,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芦苇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逐句解析:
戛戛复差差,一丛千万枝:首句通过“戛戛复差差”形容芦苇丛生,枝条交错的样子,给人以繁茂的感觉。“一丛千万枝”则进一步强调了芦苇的繁茂程度。
格如僧住处,栽得吏闲时:次句通过比喻,将芦苇丛比作僧侣的住处,暗示了其清幽宁静的氛围。“栽得吏闲时”则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时栽种芦苇的闲适心情。
笋自厅中出,根从府外移:第三句通过“笋自厅中出”和“根从府外移”的对比,展现了芦苇从生长到移植的过程,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从军无宿例,空想夜风吹:最后两句通过对比从军生活的无规律和空想夜晚风吹芦苇的情景,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芦苇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格如僧住处”中的“格”指的是什么? A. 格局 B. 风格 C. 格式 D. 格调
诗中“笋自厅中出”中的“笋”指的是什么? A. 竹笋 B. 芦苇的嫩芽 C. 树苗 D. 草芽
诗中“从军无宿例”中的“宿例”指的是什么? A. 固定的例行公事 B. 宿命 C. 宿怨 D. 宿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