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孔雀

《孔雀》

时间: 2025-05-07 16:41:41

诗句

偶有功名正俗才,灵禽何事降瑶台。

天仙黼黻毛应是,

宫后屏帏尾忽开。

曾处嶂中真雾隐,每过庭下似春来。

佳人为我和衫拍,遣作傞傞送一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1:41

原文展示:

孔雀 薛能 〔唐代〕

偶有功名正俗才,灵禽何事降瑶台。 天仙黼黻毛应是,宫后屏帏尾忽开。 曾处嶂中真雾隐,每过庭下似春来。 佳人为我和衫拍,遣作傞傞送一杯。

白话文翻译:

偶然间获得了功名,正是顺应世俗的才华,为何这灵异的禽鸟会从瑶台降临。 它的羽毛应该是天仙所赐,宫后的屏风突然展开了它的尾巴。 它曾经在山嶂中如雾般隐匿,每次飞过庭院都像是春天来临。 佳人为了我和拍着衣衫,让我随着节奏送上一杯酒。

注释:

  • 偶有功名正俗才:偶然间获得了功名,指的是诗人自己。
  • 灵禽何事降瑶台:灵禽,指孔雀;瑶台,传说中的仙境。
  • 天仙黼黻毛应是:天仙,指神仙;黼黻,古代礼服上的花纹,这里形容孔雀羽毛的美丽。
  • 宫后屏帏尾忽开:屏帏,屏风;尾忽开,指孔雀开屏。
  • 曾处嶂中真雾隐:嶂,山峰;雾隐,隐匿在雾中。
  • 每过庭下似春来:每次飞过庭院都带来春天的气息。
  • 佳人为我和衫拍:佳人,美丽的女子;和衫拍,拍着衣衫,表示节奏。
  • 遣作傞傞送一杯:傞傞,舞蹈的样子;送一杯,递上一杯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字大拙,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孔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获得功名后所作,通过描绘孔雀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孔雀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孔雀的美丽和神秘。诗中,“灵禽何事降瑶台”一句,将孔雀比作从仙境降临的灵禽,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气质。“天仙黼黻毛应是”则进一步以天仙的礼服来形容孔雀的羽毛,突出了其华丽非凡。后两句通过孔雀在庭院中的飞翔,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以佳人的和拍和递酒,增添了诗的节奏感和生活气息,使整首诗既有仙境的飘渺,又有世俗的温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偶有功名正俗才”:诗人偶然获得了功名,这是顺应世俗的才华。
  2. “灵禽何事降瑶台”:为何这灵异的禽鸟会从瑶台降临,暗示孔雀的非凡。
  3. “天仙黼黻毛应是”:孔雀的羽毛应该是天仙所赐,形容其美丽。
  4. “宫后屏帏尾忽开”:宫后的屏风突然展开了孔雀的尾巴,形象生动。
  5. “曾处嶂中真雾隐”:孔雀曾经在山嶂中如雾般隐匿,增加了神秘感。
  6. “每过庭下似春来”:每次孔雀飞过庭院都像是春天来临,带来生机。
  7. “佳人为我和衫拍”:佳人为了我和拍着衣衫,增添了诗的节奏感。
  8. “遣作傞傞送一杯”:让我随着节奏递上一杯酒,增添了生活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孔雀比作从瑶台降临的灵禽,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气质。
  • 拟人:孔雀在庭院中的飞翔,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赋予了孔雀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灵禽何事降瑶台”与“天仙黼黻毛应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孔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既有对孔雀美丽和神秘的赞美,也有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分析:

  • 灵禽:指孔雀,象征美丽和神秘。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超凡脱俗。
  • 天仙黼黻:形容孔雀羽毛的美丽,象征高贵和华丽。
  • 宫后屏帏:指孔雀开屏的场景,象征美丽和壮观。
  • 嶂中真雾隐:指孔雀在山嶂中隐匿,象征神秘和隐逸。
  • 庭下似春来:指孔雀飞过庭院带来春天的气息,象征生机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灵禽”指的是什么? A. 孔雀 B. 凤凰 C. 鹤 D. 鹰

  2. “天仙黼黻毛应是”中的“黼黻”是什么意思? A. 古代礼服上的花纹 B. 神仙的羽毛 C. 孔雀的尾巴 D. 宫殿的装饰

  3. 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A. 世俗 B. 仙境 C. 宫殿 D. 山嶂

  4. “每过庭下似春来”表达了什么? A. 孔雀的神秘 B. 春天的到来 C. 佳人的美丽 D. 诗人的超然

答案:1. A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古风·其十九》:通过描绘仙境和神仙,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 杜甫《丽人行》: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与薛能的《孔雀》都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向往,但李白更多地描绘了仙境和神仙,而薛能则通过对孔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薛能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薛能诗歌的背景和风格。

相关查询

谒金门 闻雁 谒金门 遥青阁春晚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春寒薄 谒金门 谒金门 其一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辞 角字旁的字 由古自 血字旁的字 胜读十年书 弄假成真 朱颜绿鬓 包含孺的成语 石字旁的字 心不两用 撇虚 月字旁的字 砱砾 驻外 包含陌的词语有哪些 美结尾的成语 双人旁的字 简断编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