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9:25
原文展示:
牡丹花二首 徐夤 〔唐代〕
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 天纵秾华刳鄙吝,春教妖艳毒豪奢。 不随寒令同时放,倍种双松与辟邪。 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 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 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
白话文翻译:
遍观群花,无一能胜过这牡丹,它如剪裁的云朵,披着雪白,蘸着丹砂般的红。 在二三月的春光中盛开,它的美丽震撼了长安城中的千万家。 上天赋予它浓艳的华彩,剔除了凡俗的鄙吝,春天的教诲使它妖艳,却也毒害了豪奢之人。 它不与寒冷的时节同时绽放,而是倍加种植双松与辟邪之物。 在万花之中,它堪称第一流,浅浅的霞光轻染着嫩银般的瓯。 它能令繁华街市中的千金小姐狂喜,也能迷惑朱门中的万户侯。 早晨的阳光照耀下,人们携酒前来观赏,傍晚的风吹落花瓣,人们绕栏收集。 诗书满架,尘埃扑面,整日无人抬头一顾。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尤以咏物诗见长。这首《牡丹花二首》便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高贵,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牡丹文化的鼎盛时期,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徐夤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牡丹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借牡丹的妖艳,暗讽了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牡丹为主题,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无与伦比的美丽和高贵。诗中,“看遍花无胜此花”一句,直接表达了牡丹在众多花卉中的卓越地位。随后的“剪云披雪蘸丹砂”等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牡丹的美丽形象。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牡丹在社会中的影响的描述,如“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展现了牡丹的魅力,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赞美,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高贵,同时也借牡丹的妖艳,暗讽了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剪云披雪蘸丹砂”形容的是什么? A. 牡丹花瓣 B. 云朵 C. 雪 D. 丹砂
诗中“春教妖艳毒豪奢”中的“春教”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教诲 B. 春天的美丽 C. 春天的妖艳 D. 春天的毒害
诗中“不随寒令同时放”中的“寒令”指的是什么? A. 寒冷的时节 B. 寒冷的命令 C. 寒冷的花 D. 寒冷的天气
诗中“万万花中第一流”中的“第一流”指的是什么? A. 最好的花 B. 第一流的花 C. 第一流的人 D. 第一流的品质
诗中“诗书满架尘埃扑”中的“尘埃扑”形容的是什么? A. 诗书满架 B. 尘埃扑面 C. 尘埃扑地 D. 尘埃扑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