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9:07
洛中三首
作者: 司空图
秋风团扇未惊心,笑看妆台落叶侵。
绣凤不教金缕暗,青楼何处有寒砧。
不用频嗟世路难,浮生各自系悲欢。
风霜一夜添羁思,罗绮谁家待早寒。
燕巢空后谁相伴,鸳被缝来不忍薰。
薄命敢辞长滴泪,倡家未必肯留君。
在秋风中,团扇轻摇,但我的心仍然未被惊动;我在妆台前,笑看落叶侵入了我的梳妆。
绣凤的美丽不让金缕的光辉暗淡,青楼中又有哪里能听见寒砧的声音呢?
不必常常感叹世事艰难,浮生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欢离合。
一夜的风霜让我多了几分思念,谁家有美丽的衣裳等着我迎接早寒?
燕巢空了之后,谁能陪伴我?鸳鸯被缝合在一起,却又不忍心散去。
薄命的人怎敢说不再流泪?倡家或许也不愿意留住我。
司空图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盛唐时期,出身于书香门第。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他的诗风多变,既有清丽婉约的一面,也有豪放激昂的风格。
《洛中三首》是司空图在洛阳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秋季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思索。在这个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洛中三首》以秋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团扇、妆台、绣凤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脆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反复出现的“寒”的意象,不仅仅是气候的变化,更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温暖情感的渴望。
诗的开头以“秋风团扇未惊心”引入,给人一种恬淡的感觉,然而随后的“绣凤不教金缕暗”则转向对美的追求和珍惜。诗中“不用频嗟世路难”一句,似乎在自我安慰,表明即使生活艰难,悲欢离合也是人生的常态,这种豁达反而让人感到一种深刻的哲理。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忧伤,透过清丽的意象,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的最后几句,透出一种孤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似乎变得脆弱而遥远,令人深思。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秋风团扇”中的“团扇”不仅仅是扇子,更是诗人心情的寄托;“绣凤”通过美丽的意象传达出华丽的生活与内心的空虚。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孤独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中“秋风团扇未惊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宁
B. 激动
C. 忧伤
D. 快乐
“绣凤不教金缕暗”中的“绣凤”象征什么?
A. 历史
B. 美丽与华贵
C. 贫穷
D. 伤感
下面哪一句表达了对世事艰难的感慨?
A. 不用频嗟世路难
B. 浮生各自系悲欢
C. 风霜一夜添羁思
D. 鸳被缝来不忍薰
《洛中三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怀。李白的豪放与司空图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李白的“举杯邀明月”与司空图的“浮生各自系悲欢”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受与哲理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