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洛中三首

《洛中三首》

时间: 2025-04-30 17:19:07

诗句

秋风团扇未惊心,笑看妆台落叶侵。

绣凤不教金缕暗,青楼何处有寒砧。

不用频嗟世路难,浮生各自系悲欢。

风霜一夜添羁思,罗绮谁家待早寒。

燕巢空后谁相伴,鸳被缝来不忍薰。

薄命敢辞长滴泪,倡家未必肯留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9:07

原文展示

洛中三首
作者: 司空图

秋风团扇未惊心,笑看妆台落叶侵。
绣凤不教金缕暗,青楼何处有寒砧。
不用频嗟世路难,浮生各自系悲欢。
风霜一夜添羁思,罗绮谁家待早寒。
燕巢空后谁相伴,鸳被缝来不忍薰。
薄命敢辞长滴泪,倡家未必肯留君。

白话文翻译

在秋风中,团扇轻摇,但我的心仍然未被惊动;我在妆台前,笑看落叶侵入了我的梳妆。
绣凤的美丽不让金缕的光辉暗淡,青楼中又有哪里能听见寒砧的声音呢?
不必常常感叹世事艰难,浮生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欢离合。
一夜的风霜让我多了几分思念,谁家有美丽的衣裳等着我迎接早寒?
燕巢空了之后,谁能陪伴我?鸳鸯被缝合在一起,却又不忍心散去。
薄命的人怎敢说不再流泪?倡家或许也不愿意留住我。

注释

  • 团扇:一种圆形的扇子,通常用来扇风。
  • 妆台:女子梳妆的桌子。
  • 绣凤:绣有凤凰图案的织物,象征美丽和华贵。
  • 青楼:指妓院,古代社会的娱乐场所。
  • 寒砧:寒冷的砧板,指冬天的冷清。
  • 浮生:形容人生短暂而多变。
  • 罗绮:华丽的绸缎,象征美好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盛唐时期,出身于书香门第。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他的诗风多变,既有清丽婉约的一面,也有豪放激昂的风格。

创作背景

《洛中三首》是司空图在洛阳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秋季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思索。在这个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洛中三首》以秋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团扇、妆台、绣凤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脆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反复出现的“寒”的意象,不仅仅是气候的变化,更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温暖情感的渴望。

诗的开头以“秋风团扇未惊心”引入,给人一种恬淡的感觉,然而随后的“绣凤不教金缕暗”则转向对美的追求和珍惜。诗中“不用频嗟世路难”一句,似乎在自我安慰,表明即使生活艰难,悲欢离合也是人生的常态,这种豁达反而让人感到一种深刻的哲理。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忧伤,透过清丽的意象,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的最后几句,透出一种孤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似乎变得脆弱而遥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团扇未惊心:秋风轻摇扇子,未能撩动我的心情。
  • 笑看妆台落叶侵:在妆台前笑看,落叶逐渐侵入我的空间。
  • 绣凤不教金缕暗:绣凤的华美让金缕的光辉不再暗淡。
  • 青楼何处有寒砧:青楼中哪儿能听见寒冷的砧声?
  • 不用频嗟世路难:不必常常感叹生活的艰难。
  • 浮生各自系悲欢:人生短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欢离合。
  • 风霜一夜添羁思:一夜的风霜增添了思念之情。
  • 罗绮谁家待早寒:谁家有华丽的衣裳在等待早寒?
  • 燕巢空后谁相伴:燕子巢空了之后,谁来陪伴我?
  • 鸳被缝来不忍薰:鸳鸯被缝合在一起,却又不忍心散去。
  • 薄命敢辞长滴泪:薄命之人怎敢说不再流泪?
  • 倡家未必肯留君:妓院未必愿意留住我。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秋风团扇”中的“团扇”不仅仅是扇子,更是诗人心情的寄托;“绣凤”通过美丽的意象传达出华丽的生活与内心的空虚。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孤独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团扇:象征着女性的温柔和内心的宁静。
  • 妆台:代表了女性的生活空间和自我认同。
  • 绣凤:象征着美好与华贵,同时也暗示着一种短暂和易逝。
  • 寒砧:暗示着冷清和孤独的情感。
  • 罗绮:代表着美和希望,然而又伴随着现实的无奈。
  • 鸳被:象征着情感的缠绵与离别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风团扇未惊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宁
    B. 激动
    C. 忧伤
    D. 快乐

  2. “绣凤不教金缕暗”中的“绣凤”象征什么? A. 历史
    B. 美丽与华贵
    C. 贫穷
    D. 伤感

  3. 下面哪一句表达了对世事艰难的感慨? A. 不用频嗟世路难
    B. 浮生各自系悲欢
    C. 风霜一夜添羁思
    D. 鸳被缝来不忍薰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洛中三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怀。李白的豪放与司空图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李白的“举杯邀明月”与司空图的“浮生各自系悲欢”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受与哲理的思索。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读与欣赏》

相关查询

九日偶成似冲默 步冲默来韵 寄云石山人 故人宅对月 孟夏大埔令招饮印山口占代谢 初入鲁境 乙卯二月二日从川举吟社邀予同赋 送陈其政副使之任广东 隆教寺 晚泊千墩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情深骨肉 士字旁的字 高傲自大 蓝田种玉 齲字旁的字 资深望重 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百年偕老 犬迹狐踪 擦掌磨拳 眇眇忽忽 四点底的字 二字旁的字 拾萤 包含苴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悬牛头,卖马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