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时间: 2025-04-27 12:56:33

诗句

堑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

铁瓮喻其坚,金城非所敌。

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镝。

览古一徜徉,空听渔浦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6:33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原文展示:

堑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
铁瓮喻其坚,金城非所敌。
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镝。
览古一徜徉,空听渔浦笛。

白话文翻译:

将江水挖成池塘,围山筑成城墙。
铁瓮比喻其坚固,金城也无法与之匹敌。
前朝经历了丧乱,曾经的武器轻如锋镝。
漫游古迹时,空自听到渔浦的笛声。

注释:

  • :挖掘、开凿,这里指将江水挖成池。
  • 增山:增加山岭,造成城墙。
  • 铁瓮:比喻城池的坚固,瓮指大器物,象征坚固不摧。
  • 金城:用金子打造的城池,这里指坚固的防御。
  • 轻锋镝:锋利的箭矢,轻便的武器,表明当时的武器相对脆弱。
  • 渔浦笛:渔民在河边吹奏的笛子,代表悠闲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描写山水和人事。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徐,梅尧臣通过描写铁瓮城的坚固,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向往。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铁瓮城》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坚固的城池形象,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宁。首句通过对江水与山岭的描绘,强调了地形的险要与防御的坚固。接下来的“铁瓮喻其坚,金城非所敌”中,铁瓮象征着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和自信。诗中提到的“前朝经丧乱”,则显示了历史的沧桑,提醒人们珍惜现有的和平与安宁。最后一句“空听渔浦笛”微妙地表现出诗人对于人世变迁的无奈与感叹,渔浦的笛声不再是战乱中的号角,而是平静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的对比让人感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与生活的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堑江以为池:将江水挖成池塘,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环境的改造。
    • 增山以为壁:用山作城墙,强调地形的防御性。
    • 铁瓮喻其坚:用铁瓮作为坚固的比喻,强调城池的不可摧毁。
    • 金城非所敌:即使是用金子建造的城池也无法比拟其坚固。
    • 前朝经丧乱:提及历史的动荡,表达对过去的反思。
    • 曾是轻锋镝:对比前朝武器的脆弱,突出时代的变迁。
    • 览古一徜徉:漫游古迹,表现诗人对历史的沉思。
    • 空听渔浦笛:渔民的笛声象征着宁静与安逸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铁瓮比喻城池的坚固,形象生动。
    • 对仗:如“堑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描写坚固的城池和历史的沧桑,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向往和对过去动荡的反思,最终引发对宁静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铁瓮:象征坚固与安全,代表国家的防御力量。
  • 金城:象征奢华与坚固,暗喻那些外表华丽但内在脆弱的事物。
  • 渔浦笛:象征宁静的生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铁瓮”比喻什么?

    • A. 黄金
    • B. 坚固的防御
    • C. 水
  2. “前朝经丧乱”中的“丧乱”指的是什么?

    • A. 和平
    • B. 战乱
    • C. 自然灾害
  3. 诗中提到的“渔浦笛”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宁静生活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梅尧臣: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不羁,常用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个体情感,而梅尧臣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历史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沉稳与深邃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综合性研究。
  • 《梅尧臣集》:梅尧臣的诗作收录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到梅花庄口占寄诸法侣 其五 次秀野春晴山行纪物之句 和吴主簿诗六首 其四 金陵怀古 西江月 其三 鲁仲连陂怀古题壁 吊古木 七月七日立秋 颂古十九首 对雪一律 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旌异 包含坠的词语有哪些 躯身 挤挤 酌盈剂虚 半面妆 重弹老调 示字旁的字 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旌戟 自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晋年 三框儿的字 暮云亲舍 不随以止 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