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36
乙卯端午十绝
儿女需京缬,经时买未归。
似嫌无艾虎,不肯换生衣。
这首诗表达了在端午节时,孩子们需要京缬(用来制作香囊的丝绸),但由于时日已晚,买的京缬还没有回来。似乎是嫌弃没有艾草和老虎图案的香囊,所以不愿意更换生衣(端午节时儿童穿的衣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止庵,晚号酒泉居士,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生于福建,主要以诗、词、文著称。他的诗风多变,时而沉郁,时而清新,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这首诗作于端午节期间,节日的习俗和家庭的氛围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表达了对孩子们的关怀以及节日的传统习俗。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气氛,透过孩子们对京缬和艾虎的渴望,展现了节日的传统和家庭的温情。开头两句“儿女需京缬,经时买未归”,直接表述了孩子们对节日物品的期待,展现了节日气氛中的紧迫感和期待感。而后两句“似嫌无艾虎,不肯换生衣”,则细致入微地反映了儿童对传统习俗的认同与追求,艾草与老虎图案象征着节日的安全与吉祥,孩子们的拒绝则体现了他们对节日的认知和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生活的细节,又蕴含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展现了刘克庄细腻的观察力和对家庭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反映出节日的传统和家庭温情,强调了儿童对节日文化的认同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京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药材
B. 一种丝绸
C. 一种食物
答案:B
诗中的“艾虎”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安全与吉祥
C. 爱情
答案:B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期待与关怀
C. 愤怒
答案:B
杜甫与刘克庄的端午诗作均表达了对节日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刘克庄则突出了家庭的温情和儿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