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9:38
己丑除日二首
苏辙
阅遍时人身亦老,
卷残旧历意茫然。
髭须白尽无添处,
甲子重来又十年。
酒俭不容时不醉,
堂成且喜夜安眠。
春秋似是平生事,
屋壁深藏付後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感慨。他阅尽世间百态,如今也已渐渐衰老,翻看残旧的历书,心中充满了迷茫。白发已满,年岁如甲子般又过去十年。虽然酒量有限,却不想在此时醉倒,还是希望能在安静的夜晚中享受安眠。回首春秋,似乎都是自己一生中的琐事,过去的经历都被深藏在墙壁之中,留给后人去品味。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颍滨,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才华横溢,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均有建树。苏辙在政治上多次担任重要职务,因与兄苏轼的交往而被后人熟知。其诗歌风格质朴自然,常常蕴含哲理,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写于宋代的除夕之际,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在当时社会变迁和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借此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己丑除日二首》通过对时间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首句以“阅遍时人身亦老”开篇,将个人的衰老与时代的变迁联系在一起,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通过“卷残旧历意茫然”,诗人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迷茫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沉思。
接下来的“髭须白尽无添处”,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接受与无奈,白发满头却无处可加。这种对自身变化的认知,令人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诗人以“甲子重来又十年”传达了时间的循环,岁月的无情让人感到不堪重负。
尽管如此,诗人并未沉溺于悲伤之中,“酒俭不容时不醉”,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智态度,强调了节制与克制的重要性。而“堂成且喜夜安眠”则表现了诗人对家庭安宁的珍惜,体现出一种简单的幸福感。
最后两句“春秋似是平生事,屋壁深藏付後贤”,通过对过去经历的反思,诗人意识到生活的琐碎与深邃,承认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将成为后人思考的素材,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哲思。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更流露出对生活深刻而平和的理解,表现了宋代士人特有的淡泊与超然。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安宁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哲理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安然自适的生活态度。
苏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甲子重来又十年”中“甲子”指的是:
A. 一天
B. 一个月
C. 六十年
D. 十年
诗人通过“酒俭不容时不醉”表达了什么态度?
A. 享乐
B. 节制
C. 悲伤
D. 忧愁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对时间与人生的思考,但王之涣侧重于风景与理想的追求,而苏辙则更多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与生活的实感,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