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6:18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
作者:苏辙
卷衣换斗酒,欲饮月明中。
坐看浮云合,遥怜四海同。
清光知未泯,来岁尚无穷。
且尽樽中渌,高眠听雨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无月的中秋夜与朋友们共饮的情景。他们换上轻便的衣服,准备饮酒,想在明亮的月光下畅饮。诗人坐着看浮云的聚合,心中不禁怜惜四海的朋友们。清澈的月光知道不会消逝,明年的中秋仍然是无穷无尽的。让我们尽情享受酒杯中的美酒,仰卧高眠,静听窗外的雨风。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弟弟。他以词、诗、文著称,文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中秋之时,正值明月之夜,但因自然原因月亮未能升起,诗人与友人相聚,借酒消愁,生发出对人生、友情的思考与感慨。
苏辙的《中秋无月同诸子》以无月的中秋为背景,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深厚的友谊。开篇“卷衣换斗酒”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人和朋友们换上轻便的衣服,准备大口畅饮,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接着,通过“坐看浮云合”的意象,诗人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浮云虽然聚合,但终会散去,正如人生命运的多舛。
诗中的“遥怜四海同”则表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尽管此刻月光无月,但心中仍有对彼此的牵挂。最后几句“且尽樽中渌,高眠听雨风”更是表达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在酒中享受当下,听雨听风,体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充分展现了苏辙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卷衣换斗酒”意指:
A. 穿上厚衣服
B. 换上轻便衣服,饮酒畅快
C. 不喝酒了
“遥怜四海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情的思念
B. 对自然的感慨
C. 对月亮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高眠听雨风”意指:
A. 睡得很香
B. 享受自然的声音
C. 不想喝酒
答案: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