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9:33
望远行
作者:刘处玄 〔元代〕
令子根苗裔,云水爱行步。
顿觉了,希夷微妙明千古。
去尘寰历遍,香来都无伴侣。
世人爱不爱,高真许。
达道完性命,永免轮回苦。
隐福地,松峰霞洞自在处。
待养就金铅玉汞,真无浊虑。
六铢挂,始应过,三清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修道、追求真理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提到:令子根苗裔,意为希望后代能够传承;云水则是对自在洒脱的生活态度的向往。一旦顿悟,就能领悟到那些微妙而深远的道理。诗中提到尘世的纷扰与孤独,似乎世人对真理的追求显得冷漠。但对于修行者而言,达成道理,完满自己的生命,就能够逃避轮回的苦痛。隐秘的福地,松峰与霞洞,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境界。待到修炼成熟,便可以获得金铅玉汞的真谛,而不再有浑浊的烦恼。最后提到的六铢和三清,暗指道教的修炼过程与境界的提升。
作者介绍
刘处玄,元代著名道士与诗人,生平致力于道教的修炼与传播。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脱俗著称,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道理与追求。刘处玄的作品多探讨生命、宇宙和道教哲学,反映出他对自然与真理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道教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诗人身为道士,深受道教思想影响,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和对道教教义的探索。
《望远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宇宙和道教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云水"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诉人们,唯有放下世俗的繁杂,才能更接近真理。通过“顿觉了,希夷微妙明千古”,表达了一种顿悟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诗中提到的“香来都无伴侣”,则反映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常常感到孤独,难以与世人共鸣。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为深邃,提到“达道完性命,永免轮回苦”,让人感受到一种追求解脱的力量。隐秘的福地、松峰霞洞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向往的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道教哲理的探讨,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表现出对人生深刻的思考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如“云水”代表自由,松峰霞洞象征理想生活。作者通过对比与对仗提升了诗歌的艺术性,使得阅读时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真理与解脱。通过对修道、人生哲学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刘处玄的《望远行》更为内省与哲理,李白则是豪放与洒脱,二者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