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庵居杂咏九首

《庵居杂咏九首》

时间: 2025-08-01 17:00:28

诗句

柴门虽谩不曾关,宾客从他自往还。

连日山寒声影绝,蒲团危坐更安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7:00:28

原文展示:

柴门虽谩不曾关,宾客从他自往还。
连日山寒声影绝,蒲团危坐更安闲。

白话文翻译:

这扇柴门虽然随意地没有关上,来访的客人依然可以自由出入。
连日来山中寒冷,声音和影子都消失了,坐在蒲团上静静地等待,更显得悠闲舒适。

注释:

  •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象征简朴的居住环境。
  • :随意、草率的意思。
  • 宾客:客人,这里指来访的人。
  • 连日:连续几天。
  • 山寒:山中寒冷,强调自然环境的清冷。
  • 声影绝:声音和影子都消失了,表现出环境的宁静。
  • 蒲团:用蒲草编制的坐垫,这里象征朴素的生活。
  • 安闲:安静而悠闲的状态。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柴门”与“蒲团”都传达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庵居杂咏九首》是张继先在隐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中的环境描写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在柴门的意象中,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繁杂的超脱,门虽未关,却是内心的开放与包容。接着,连日的寒冷和静谧的山影,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孤寂与清幽。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选择坐在蒲团上,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对比中突出安闲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反映出他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柴门虽谩不曾关:尽管这扇柴门随意没有关上,暗示一种放松的生活状态。
    2. 宾客从他自往还:来访的客人可以自由出入,体现了社交的宽松。
    3. 连日山寒声影绝:连续几天山中寒冷,声音与影子都消失,表现出环境的寂静。
    4. 蒲团危坐更安闲:坐在蒲团上更加显得悠闲,强调了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1. 对比:诗中通过柴门的开放与山中寒冷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宁静与悠闲。
    2. 意象:柴门和蒲团都是简朴生活的象征,意象深刻。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环境中获得内心平和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柴门:象征简朴、开放的生活。
  • 山寒:代表自然环境的清冷,反映内心的孤寂。
  • 蒲团:体现了隐居生活的朴素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柴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生活
    B. 简朴生活
    C. 商业交流

  2. 诗中提到“连日山寒”,这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
    B. 寂静
    C. 繁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隐逸生活,但更加注重秋天的氛围与自然的和谐美。
  • 李白的《月下独酌》:侧重于酒与孤独,展现出更为奔放与豪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典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天乐(三荣人日游龙洞作) 秋风 秭归醉中怀都下诸公示坐客 将进酒 晦前二日夜欲晓自湖上归对残月独酌 闲居七首 其三 腊月十四日雨 暑行憩新都驿 九月初作 贫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砑的词语有哪些 双鱼 毋字旁的字 兰桂齐芳 兜转 父字头的字 血流没足 溯端竟委 徂阴 頁字旁的字 云荫 耂字旁的字 时异事殊 水送山迎 雨打风吹 包含励的成语 包含舌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