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2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1:24
千金购奇书,冥心耽诵读。
有时探真源,古人在吾目。
胡为老雕虫,中原正逐鹿。
鸿飞何所逃,乌止谁之屋?
孰居政事堂,腼颜窃钧轴。
墙东有老儒,呼天方痛哭。
花费千金买来奇书,专心致志地阅读。
有时去探寻真正的源头,古人的智慧在我眼前浮现。
为何老成规矩的人在这里闲聊,而中原大地正如猎人逐鹿?
鸿雁飞翔又要逃往何处,乌鸦停留又是停在谁的屋檐下?
谁在政事堂上居住,羞赧地窃取权柄?
墙东有位老儒士,仰天长叹,痛哭不已。
王泽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及对现实的思考。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借古喻今。
《感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古书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及对当下政治局势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细腻而深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对现实政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千金购奇书”引入,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似乎在暗示珍贵的书籍背后蕴藏着智慧的宝藏。而“冥心耽诵读”则突出了诗人沉迷于阅读的状态,显示出一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诗人提到“探真源”,这句话不仅是对古籍内容的追寻,更是对古人智慧的敬仰。诗中“胡为老雕虫”则表达了对一些人仅仅停留在表面研究的讽刺,显得有些失望。而“中原正逐鹿”则运用猎鹿的比喻,表现出当时社会的竞争与追逐,暗示着人们在现实中追求功名利禄的急迫。
后半部分的“鸿飞何所逃,乌止谁之屋?”通过对比,展现了飞鸟的自由与人类的局限,诗人以此表达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此外,“腼颜窃钧轴”一句,则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阴暗面,暗示着权力的争夺与腐败。
最后一联“墙东有老儒,呼天方痛哭”,则为整首诗画上了悲哀的句号,老儒代表了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的哭泣则象征着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对文化衰退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邃,形式上也颇具古韵,反映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整首诗围绕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传达出一种悲观而又深刻的思考。
诗人为何愿意花千金购奇书?
A. 因为书籍贵重
B. 因为渴望知识
C. 因为书籍稀少
“中原正逐鹿”中的“逐鹿”比喻了什么?
A. 追寻目标
B. 生活的艰辛
C. 文化的传承
“呼天方痛哭”的老儒代表了什么?
A. 政治的黑暗
B. 传统文化的无奈
C. 知识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