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怀

《感怀》

时间: 2025-05-07 21:21:24

诗句

千金购奇书,冥心耽诵读。

有时探真源,古人在吾目。

胡为老雕虫,中原正逐鹿。

鸿飞何所逃,乌止谁之屋?

孰居政事堂,腼颜窃钧轴。

墙东有老儒,呼天方痛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1:24

原文展示:

千金购奇书,冥心耽诵读。
有时探真源,古人在吾目。
胡为老雕虫,中原正逐鹿。
鸿飞何所逃,乌止谁之屋?
孰居政事堂,腼颜窃钧轴。
墙东有老儒,呼天方痛哭。

白话文翻译:

花费千金买来奇书,专心致志地阅读。
有时去探寻真正的源头,古人的智慧在我眼前浮现。
为何老成规矩的人在这里闲聊,而中原大地正如猎人逐鹿?
鸿雁飞翔又要逃往何处,乌鸦停留又是停在谁的屋檐下?
谁在政事堂上居住,羞赧地窃取权柄?
墙东有位老儒士,仰天长叹,痛哭不已。

注释:

  • 千金:形容花费极大,指代珍贵的书籍。
  • 冥心:专心致志。
  • 真源:古人的智慧或思想的源头。
  •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巧。
  • 逐鹿:比喻追求目标或事业。
  • 鸿飞:鸿雁飞翔,象征远行或追求。
  • 政事堂:指掌握政治权力的场所。
  • 腼颜:羞愧的样子。
  • 钧轴:指权力或重要的事务。
  • 老儒:年长的儒士,象征传统文化的承载者。

典故解析:

  • 逐鹿:出自《诗经》,意为追逐猎物,常用于比喻追求事业或目标。
  • 鸿飞:鸿雁的飞翔象征着远行与追寻,常用来表达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泽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及对现实的思考。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借古喻今。

创作背景:

《感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古书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及对当下政治局势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而深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对现实政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千金购奇书”引入,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似乎在暗示珍贵的书籍背后蕴藏着智慧的宝藏。而“冥心耽诵读”则突出了诗人沉迷于阅读的状态,显示出一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诗人提到“探真源”,这句话不仅是对古籍内容的追寻,更是对古人智慧的敬仰。诗中“胡为老雕虫”则表达了对一些人仅仅停留在表面研究的讽刺,显得有些失望。而“中原正逐鹿”则运用猎鹿的比喻,表现出当时社会的竞争与追逐,暗示着人们在现实中追求功名利禄的急迫。

后半部分的“鸿飞何所逃,乌止谁之屋?”通过对比,展现了飞鸟的自由与人类的局限,诗人以此表达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此外,“腼颜窃钧轴”一句,则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阴暗面,暗示着权力的争夺与腐败。

最后一联“墙东有老儒,呼天方痛哭”,则为整首诗画上了悲哀的句号,老儒代表了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的哭泣则象征着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对文化衰退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邃,形式上也颇具古韵,反映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金购奇书:表明诗人对知识的重视,愿意为此倾尽所有。
  2. 冥心耽诵读:强调诗人对阅读的投入,体现出一种沉醉。
  3. 有时探真源:表达对古人智慧的探索与向往。
  4. 胡为老雕虫:批评那些只会研究细微之处的人。
  5. 中原正逐鹿:暗示现实中人们的追求与竞争。
  6. 鸿飞何所逃:提问中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
  7. 乌止谁之屋:表现社会的复杂与人际关系的微妙。
  8. 孰居政事堂:质疑那些掌握权力的人。
  9. 腼颜窃钧轴:揭示权力争斗与腐败的现象。
  10. 墙东有老儒:老儒的痛哭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悲悯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逐鹿”比作追求目标,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问句:使用疑问句式,增强了诗句的反思和思考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传达出一种悲观而又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书:象征着知识的宝贵与文化的深厚。
  • 老儒:代表了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 鸿飞:象征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渴望。
  • 政事堂:象征权力的中心与政治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为何愿意花千金购奇书? A. 因为书籍贵重
    B. 因为渴望知识
    C. 因为书籍稀少

  2. “中原正逐鹿”中的“逐鹿”比喻了什么? A. 追寻目标
    B. 生活的艰辛
    C. 文化的传承

  3. “呼天方痛哭”的老儒代表了什么? A. 政治的黑暗
    B. 传统文化的无奈
    C. 知识的缺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表现对时代的忧虑与个人的感慨。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与人情,反映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之感,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将进酒》(李白):虽表现豪情壮志,但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与《感怀》形成对比,前者更为洒脱,后者则更显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歌辞 紫骝马 紫骝马歌 其四 紫骝马歌 其三 紫骝马歌 其二 紫骝马歌 其一 紫骝马 紫骝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歪开头的成语 猗欤休哉 尧心 羽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打家截舍 自出新裁 雍容闲雅 多财善贾 寝事 包含桃的词语有哪些 渔翁得利 空头宣敕 豸字旁的字 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私请 山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