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挂冠

《挂冠》

时间: 2025-04-29 09:42:08

诗句

古云学古斯入官,我见学易而官难。

平生透破梦觉关,本来面目只儒酸。

吾亲不侍若为欢,不如归去卧林间。

殿前三策沥忠肝,多谢皇恩天地宽。

戏衫卸下白衣还,扁舟飞过子陵滩。

前修亦有逋与抟,圣世与之俱空闲。

何物种放太厚颜,山鬼移文伐其奸。

此行无复出闽山,休音息影谷之盘。

今朝酾酒酹雩坛,便向钱塘门挂冠。

有手须搴龙衮衣,有头须叩九阶墀。

有口须读离骚词,有腹须饱商山芝。

有身不愿挂绿皮,笑问此身到何之。

石室山之颠,重湖水之湄,陶公云乐夫天命复奚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42:08

原文展示:

挂冠
作者:李瓘

古云学古斯入官,我见学易而官难。
平生透破梦觉关,本来面目只儒酸。
吾亲不侍若为欢,不如归去卧林间。
殿前三策沥忠肝,多谢皇恩天地宽。
戏衫卸下白衣还,扁舟飞过子陵滩。
前修亦有逋与抟,圣世与之俱空闲。
何物种放太厚颜,山鬼移文伐其奸。
此行无复出闽山,休音息影谷之盘。
今朝酾酒酹雩坛,便向钱塘门挂冠。
有手须搴龙衮衣,有头须叩九阶墀。
有口须读离骚词,有腹须饱商山芝。
有身不愿挂绿皮,笑问此身到何之。
石室山之颠,重湖水之湄,
陶公云乐夫天命复奚疑。

白话文翻译:

古人说学习古代的经典可以入官,但我认为学习容易而当官却难。
我一生中透彻理解了梦的关卡,发现自己本来的面目只是个书生。
我的亲人不在身边与我共享快乐,不如回归自然,卧在林间。
在殿前三次进言,倾洒忠心,感谢皇恩,天地宽广。
卸下戏服,换上白衣,乘小舟飞过子陵的滩涂。
前辈们也有逃避和隐居,圣明的时代和他们一样都显得闲暇。
何物让人如此厚颜无耻,山中的鬼神移文来斩其奸。
此行再也不想走出闽山,愿在这谷中静音息影。
今朝酌酒祭坛,准备在钱塘门挂上官冠。
有手的人应当攀登龙袍,有头的人应叩拜九阶的台阶。
有口的人应吟诵《离骚》的诗句,有腹的人应饱食商山的灵芝。
我这身不愿再挂绿皮,笑问这身到何处去。
在石室山顶,重湖水边,
陶渊明曾云:快乐在于天命,何必多疑?

注释:

  1. 古云:古人所说。
  2. 学古斯入官:学习古代经典可以入官,意为通过学习古代的知识可以获得官职。
  3. 透破梦觉关:透彻理解梦的关卡,意指对人生的觉悟。
  4. 儒酸:指读书人或书生的酸涩。
  5. 卧林间:隐居于山林,回归自然。
  6. 殿前三策:指在朝廷前向皇帝进言三次。
  7. 龙衮衣:古代皇帝的服装。
  8. 子陵滩:指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屈原所归隐的地方。
  9. 离骚:屈原的经典作品,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10. 商山芝:指一种名贵的灵芝,象征健康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瓘,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官场,但对官场的虚假和纷扰感到厌倦,最终选择隐居。他的诗作往往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瓘对官场的失望与厌倦之际,表达了他渴望归隐和追求自由生活的心声。在当时,官场腐败,士人多感失望,因此他选择放弃名利,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挂冠》是李瓘对官场生活的一种反思与批判,体现了他对名利的超然与对内心自由的向往。诗中开头提到“学古斯入官”,反映出他对传统士人理想的认识,但随即又提出“学易而官难”,体现出他对现实的深刻领悟。李瓘将自己一生的追求与感悟浓缩在这首诗中,他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与快乐在于回归自然,而非追逐名利。

在诗中,李瓘通过丰富的意象如“白衣”、“扁舟”、“龙衮衣”等,营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气氛,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用“今朝酾酒酹雩坛”来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同时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展现了李瓘作为一个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赋予了读者一种深刻的思考。诗的最后,李瓘通过陶渊明的名句,进一步强调了对天命的顺应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云学古斯入官:开篇引用古人之言,表明学习古代经典的价值。
  • 我见学易而官难:表达对学习与当官之间的反差感受。
  • 平生透破梦觉关:一生经历的领悟,梦的觉醒即是人生的觉醒。
  • 本来面目只儒酸:自觉身份的局限,内心的酸楚。
  • 吾亲不侍若为欢:与亲人无法共享欢乐,内心的孤独。
  • 不如归去卧林间:最终选择隐居,追求灵魂的宁静。
  • 殿前三策沥忠肝:在朝廷前凭良心进言,体现忠诚。
  • 多谢皇恩天地宽:感恩皇上,体现出一种谦卑的态度。
  • 戏衫卸下白衣还:象征放下官职,回归本真。
  • 扁舟飞过子陵滩:隐喻隐士的自由,追求内心的平和。
  • 前修亦有逋与抟:前辈们也有隐居的选择,说明这一思想的普遍性。
  • 何物种放太厚颜:质疑社会的虚伪与不公。
  • 山鬼移文伐其奸:用神秘的山鬼来揭露社会的阴暗面。
  • 此行无复出闽山:强调隐居的决心。
  • 休音息影谷之盘:追求一种隐秘而安静的生活。
  • 今朝酾酒酹雩坛:祭奠自然,表达对自然神灵的敬畏。
  • 便向钱塘门挂冠:决定归隐,放弃官职。
  • 有手须搴龙衮衣:象征着权力的象征。
  • 有头须叩九阶墀:强调对权力的敬畏。
  • 有口须读离骚词:提到文学,表达对文化的重视。
  • 有腹须饱商山芝:讲求身体的健康与精神的满足。
  • 有身不愿挂绿皮:强调对官场的拒绝。
  • 笑问此身到何之:反思人生的去处。
  • 石室山之颠,重湖水之湄:描绘自然的美景,强调诗人的归隐之地。
  • 陶公云乐夫天命复奚疑:引用陶渊明表达对自然的顺应与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衮衣”比喻权力和地位。
  • 对仗:如“有手须搴龙衮衣,有头须叩九阶墀”体现出对称的美感。
  • 象征:如“白衣”象征着隐士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追求内心自由的思想,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与不公,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衣:象征隐士的生活与清净。
  2. 扁舟:象征自由和归隐的生活。
  3. 龙衮衣:象征权力与地位。
  4. 离骚:象征文化与精神的追求。
  5. 商山芝:象征健康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挂冠》的作者是谁?

    • A. 陶渊明
    • B. 李瓘
    • C. 白居易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龙衮衣”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权力
    • C. 孤独
    • D. 健康
  3. 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向往与追求
    • B. 厌倦与拒绝
    • C. 中立与漠视
    • D. 不屑与嘲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但更强调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水景色,体现归隐生活的悠然自得,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李瓘研究》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

以上内容详细解析了《挂冠》这首诗的原文、翻译、注释、背景与鉴赏等,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悼秦医 题四贤像·陈希夷 又即事四首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杂咏一百首·何蕃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再游栖霞洞 用洪君畴韵送徐仲晦赴乡郡二首 其一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饯乡守宋监丞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庸庸碌碌 水滴石穿 山字旁的字 硕字的正确读音及拼音详解_硕的发音与用法 看席 女足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女足的正确读音与书写 厄字旁的字 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依违两可 包含志的词语有哪些 寿的繁体字怎么写_寿字繁体书写教学 神魂荡飏 十九笔画汉字大全_十九笔画常用字汇总 浓厚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辞劳苦 四点底的字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