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1:12
尺五城南近世纷,移家来并武夷君。
他年功业谁青史,此日山林自白云。
石气晓侵书幌湿,溪声时杂棹歌闻。
故人已有同栖约,杖策行穿虎豹群。
在尺五城南的地方,近来世事纷扰,我决定迁居至武夷山。未来的功业谁能被载入青史,今天却是在这山林间与白云为伴。清晨的石头上凝结的湿气沾湿了我的书幌,溪水的声音时而夹杂着船桨的歌声。我的老朋友已经有了在此共居的约定,拄着杖,走过这虎豹出没的群山。
张翥(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子昂,号青松,福建人。张翥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作品富有情感,常常展现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作者通过迁居武夷山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回归。诗中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谊的向往。开篇提到“尺五城南近世纷”,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不满,选择隐居于武夷山,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他年功业谁青史,此日山林自白云”中,诗人对未来功名的消极态度,转而享受眼前的山林生活,表现出一种超然洒脱的情怀。接着,细腻的描写“石气晓侵书幌湿,溪声时杂棹歌闻”,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晨的自然环境,带有诗意的生活气息。最后提到与故人有“同栖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强调了人际关系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整首诗将自然、人生和友谊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通过对山林自然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
诗中提到“移家来并武夷君”,武夷君指的是哪座山?
A. 井冈山
B. 武夷山
C. 泰山
诗人对未来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无所谓
C. 绝对否定
“溪声时杂棹歌闻”中的“棹”指的是什么?
A. 书本
B. 船桨
C. 杖
通过比较两者,可以看到同样的自然主题下,不同诗人对情感的不同表达,张翥更加注重友谊的情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的孤独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