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19
寄成居竹隐居
作者: 张翥 〔元代〕
青袍朝士困京华,此老萧閒竹满家。
山压穷愁诗强项,海枯渴肺酒槎牙。
商岩未采芝如草,彭泽将归菊有花。
孤负江头理渔事,短篷春雨梦沤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喧嚣京城的老者,他在青袍朝士的束缚下感到无奈和困扰,但又能在竹林中寻得一丝宁静。诗中表达了老者的愁苦与无奈,他对山海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他感到错失了理想中的渔生活,只能在短篷的船上,梦回沙滩,感受春雨的滋润。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字子云,号文熙,生于元代初期,因其生平经历较为坎坷,多有隐逸之情,作品多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身处京城,感受到官场的压迫与生活的艰辛,想念归隐山林的宁静生活,表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寄成居竹隐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在喧嚣的京城中,隐士内心的苦闷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便以“青袍朝士”引入,生动展现了官场的压迫感,接着以“山压穷愁”描述内心的苦痛,读者不禁为诗人感到惋惜。
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中,诗人用“竹满家”来表现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安逸,竹子不仅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也是隐士理想生活的象征。紧接着,诗中出现的“海枯渴肺”更是将内心的渴望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深深的无奈与绝望。
最后的几句“孤负江头理渔事,短篷春雨梦沤沙”,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深切怀念,诗人感到自己未能如愿以偿,错过了理想的渔夫生活。而“短篷春雨”则是一种温柔的抒情,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山压穷愁”通过比喻表达了生活的重压;“短篷春雨”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袍朝士”指的是:
A. 官员
B. 商人
C. 农夫
“孤负江头理渔事”中,诗人感到遗憾的是:
A. 没有赚到钱
B. 没有过上理想的生活
C. 与朋友失去联系
诗中提到的“竹满家”象征:
A. 富贵
B. 隐逸与宁静
C. 喧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翥的《寄成居竹隐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张翥的诗更强调对现实的无奈与遗憾,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和谐美。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