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2:50
原文展示:
次韩叔夏送行韵 曾几 〔宋代〕
乃祖曾为文送穷,儿孙气味略相同。 立朝有疏慕汲直,去国无书干子公。 竹椅蒲团深著意,雪窗萤案坐收功。 自怜无补朝廷事,又向蛮烟瘴雨中。
白话文翻译:
你的祖父曾写文章送别贫穷,子孙们的气质大致相似。 在朝廷中有所疏远,羡慕汲黯的直率,离开国家却没有书信给子公。 坐在竹椅和蒲团上深思熟虑,在雪窗和萤火虫的案前静坐收获成果。 我自怜对朝廷事务无补,又置身于蛮荒的烟瘴雨雾之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由,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曾几在送别友人韩叔夏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友人韩叔夏时所作,通过对韩叔夏家族传统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韩叔夏家族传统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诗中“乃祖曾为文送穷”一句,既表达了对韩叔夏祖父的敬仰,也暗示了韩叔夏家族的清廉正直。而“自怜无补朝廷事,又向蛮烟瘴雨中”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无法为朝廷做出贡献的遗憾,以及对未来艰难环境的预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敬佩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通过对韩叔夏家族传统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乃祖曾为文送穷”一句,赞美了韩叔夏的什么? A. 祖父的文学才华 B. 祖父的清廉正直 C. 祖父的政治成就 答案:B
诗中“立朝有疏慕汲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政治权力 B. 正直品质 C. 文学成就 答案:B
诗中“自怜无补朝廷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遗憾? A. 无法为朝廷做出贡献 B. 无法得到朝廷的认可 C. 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