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3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35:25
暇日读楞严经偶成
作者: 王绂 〔明代〕
劳生何扰扰,
衰鬓已萧萧。
偶得楞严读,
都将世虑消。
水流虚谷静,
云度碧天遥。
独坐忘言久,
西山对寂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一个闲暇的日子里阅读《楞严经》的感受。他感叹人生的烦扰已经使自己变得苍老,白发渐生。偶然翻阅《楞严经》,使他释怀了对世俗烦恼的忧虑。水在空谷中静静流淌,云彩在碧蓝的天空中飘荡,诗人独自坐着,长久地忘却言语,面对着西山的寂静与空旷,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宁静。
作者介绍:王绂,明代著名诗人,生于晚明时期,擅长诗歌与书法,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下午,作者在闲暇时光中阅读佛教经典,反思人生的烦恼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认同与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描绘了人生的烦扰与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劳生何扰扰,衰鬓已萧萧”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扰的感慨,反映出他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认知。接下来的“偶得楞严读,都将世虑消”显示出佛教经典对他内心的安抚与启迪,表明了读书的力量和思考的价值。水流和云度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空灵与宁静的境界,诗人通过独坐的状态,进入了一种忘我、超脱的心境,体现了对于世俗的超然态度。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上则深邃而清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烦恼的反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佛教思想对个人心灵的滋养。
诗词测试:
关于诗的主题,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追求名利
B. 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C. 对世俗的沉迷
D. 生活的繁忙
“偶得楞严读”的含义是什么?
A. 诗人抄写经典
B. 无意中阅读佛教经典
C. 专心研究经典
D. 参加佛教会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