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访陈羽士道宁因赠

《访陈羽士道宁因赠》

时间: 2025-04-30 15:24:42

诗句

我生乐夷旷,幽抱常冲虚。

偶客京华尘,不异林泉居。

时来访仙侣,相与论道书。

凝神入无象,妙观天地初。

物我既莫立,孰谓形迹拘。

吹笙碧桃春,天风动霞裾。

孤云度碧落,六合乃吾庐。

出门感群动,役役将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4:42

原文展示:

我生乐夷旷,幽抱常冲虚。
偶客京华尘,不异林泉居。
时来访仙侣,相与论道书。
凝神入无象,妙观天地初。
物我既莫立,孰谓形迹拘。
吹笙碧桃春,天风动霞裾。
孤云度碧落,六合乃吾庐。
出门感群动,役役将何如。

白话文翻译:

我生来就喜欢那辽阔宁静,心中常常保持一份空灵。偶尔来到京城,尘世的喧嚣并不比我在山林水泉中生活要好。时常来访的道友,我们一起探讨道理与书籍。凝神静心,进入无形无象的境界,妙趣横生地观照天地的初始。物我相对的分别已不再存在,谁又说形体的存在会让我受到拘束呢?在碧桃树下吹笙,春风吹动着我的衣襟。孤云飘过蔚蓝的天空,整个六合都是我的家。走出门外,感受到万物的喧嚣,我该如何应对这纷繁的琐事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夷旷:形容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 幽抱:指内心的宁静与清幽的情怀。
  • 京华:指京城,指繁华的都市。
  • 仙侣:指道友,追求长生不老、修道的人。
  • 无象:无形无相的状态。
  • 六合:指天地万物,广阔的宇宙。
  • 碧桃春:春天盛开的碧桃花,象征美好和生机。
  • 霞裾:指霞光飘动的衣袂。

典故解析:

  • 道家思想:诗中多处体现道家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无为而治的理想。
  • 隐逸文化:反映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绂(约1480-约1548),明代书法家、诗人,字仲舜,号竹垞,后人称其为“王竹垞”。他生活在明代中期,受道家及佛教思想影响,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绂的一次访友之际,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时值明代,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寻求精神寄托。

诗歌鉴赏:

《访陈羽士道宁因赠》是王绂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全诗以“我生乐夷旷”开篇,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热爱,接着描绘了他在京城的短暂经历,反衬出都市的喧嚣与自然的恬淡之间的差异。诗中“时来访仙侣,相与论道书”,表现了他与道友探讨哲理的情景,显示出诗人与道家思想的紧密联系。

“凝神入无象,妙观天地初”进一步深化了诗的哲学内涵,体现了王绂对宇宙本源的思考与感悟。他在诗中反复强调“物我既莫立”,显示出他对物质世界的超然态度,突显了道家的“无为”思想。结尾部分,“出门感群动,役役将何如”,流露出对世俗繁忙生活的无奈与思考,让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产生共鸣。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境开阔、沉静,恰如其所描绘的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生乐夷旷:我天生喜欢那种广阔而宁静的生活。
  2. 幽抱常冲虚:我内心常保持一种空灵的状态。
  3. 偶客京华尘:偶尔来到京城,感受到世俗的尘埃。
  4. 不异林泉居:这与我在山林水泉中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同。
  5. 时来访仙侣:时常来访的道友。
  6. 相与论道书:我们在一起探讨道理与书籍。
  7. 凝神入无象:静心凝神,进入一种无形无象的境界。
  8. 妙观天地初:妙趣横生地观照天地的初始状态。
  9. 物我既莫立:物我之间的分别已不再存在。
  10. 孰谓形迹拘:谁又说形体的存在会让我受到约束呢?
  11. 吹笙碧桃春:在碧桃树下吹笙,享受春天的美好。
  12. 天风动霞裾:春风吹动着我的衣袂,轻盈飘舞。
  13. 孤云度碧落:孤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过。
  14. 六合乃吾庐:整个宇宙便是我的家。
  15. 出门感群动:走出门外,感受到万物的喧嚣。
  16. 役役将何如:面对这些琐事,我该如何应对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六合”比作自己的家,体现出一种宽广的胸怀。
  • 拟人:将春风描述为动人衣袂,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夷旷:象征心灵的开阔与宁静。
  • 幽抱: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空灵。
  • 京华:象征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
  • 仙侣: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追求理想的伴侣。
  • 碧桃春: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孤云:象征自由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绂的“我生乐夷旷”表达了什么情绪? A. 悲伤
    B. 快乐
    C. 愤怒
    D. 迷茫

  2. 诗中提到的“仙侣”指的是? A. 朋友
    B. 道友
    C. 家人
    D. 诗人

  3. 诗的最后一句“役役将何如”表达了什么?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世俗的无奈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诗意。
  • 李白《庐山谣》:表达了对庐山的赞美与向往,体现了李白的豪情与壮志,风格上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家文化与中国诗歌》
  • 《明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 三韩战争未已,午日用张元干韵作 贺新郎 寄赠吴兴沈凤于 贺新郎 其五 九日感旧 贺新郎(寿吕道山四十九岁) 贺新郎(自贺生孙。丙戌西月) 贺新郎三首 其三 贺新郎 归雁送刘季和韵 贺新郎 贺新郎 春情 贺新郎 其十六 祝栎园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巛字旁的字 包含彼的成语 五灵 包含蓬的成语 病字头的字 戚竖 地不爱宝 翻陈出新 頁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巠嵯 晏然自若 社会贤达 瞎说八道 皤蒿 额手加礼 父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