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4:54
肃宗挽歌
作者:郑丹 〔唐代〕
国以重明受,天从谅闇移。
诸侯方北面,白日忽西驰。
龙影当泉落,鸿名向庙垂。
永言青史上,还见戴无为。
国家在重明之时受到恩泽,天意却随着暗潮而变化。诸侯们都朝北面朝,白日却突然向西移动。龙的影子在泉水上落下,鸳鸯的名声向庙宇低垂。长久以来的言语在青史上,仍然能见到戴无为的身影。
“戴无为”是历史人物,可能指的是某位贤者或忠臣。在历史上,忠臣的事迹常常被后世铭记,因此“青史上”能见到他的名字,也暗示了对忠诚和正义的推崇。
《肃宗挽歌》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切思考。诗首句提到“国以重明受”,显示出诗人对国家繁荣的期待与向往,但随即转而提到“天从谅闇移”,暗示着国家命运的无常与变幻。诗中通过“诸侯方北面”描绘了众多臣子对君主的忠诚,然而“白日忽西驰”的意象又带来了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便是光明的日子也终会过去。接下来的“龙影当泉落”,以龙象征帝王,表现出对王权的敬仰与忧虑,而“鸿名向庙垂”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最后一句“永言青史上,还见戴无为”更是将整个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历史忠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丝希望,展现了郑丹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与对历史忠臣的怀念,同时对未来也寄予了希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白日忽西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龙影当泉落”中的“龙”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