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4:59
江湖听雨归来客,
手剪吴淞碧。
笛声叫起倦魂时,
飞过濛濛香雪一千枝。
少年多少熏兰麝,
金凤钗梁挂。
年来我但写莲经,
要伴荒庵一粟夜灯青。
在江湖上听雨的归来客,手中剪下的是吴淞的碧绿。笛声在倦怠的时刻唤醒了沉睡的灵魂,飘过如雾如烟的香雪一千枝。年轻时多少人沉醉于熏香和兰麝,金色的凤钗在发间轻轻悬挂。近年来我只写莲花的经典,愿在荒凉的寺庙中伴着一粟的青灯度过夜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必,号惭庵,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及思想家。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社会的批判及对理想的追求,尤其在诗歌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归来与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虞美人》展现了诗人在经历江湖生活后的归来思考,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开篇以“江湖听雨归来客”引入,透露出一种旅途的疲惫与归来的渴望,继而通过“手剪吴淞碧”描绘出归途的自然美,诗人在此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包容与温暖。
诗中“笛声叫起倦魂时”更是道出了生活的疲惫与对艺术的渴求,笛声如同灵魂的召唤,唤醒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接着,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种种享乐,香气四溢的兰麝成了过往美好时光的象征,金凤钗梁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诗人以“年来我但写莲经”表达了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超越与对精神寄托的追求,愿意在荒凉的寺庙中找寻内心的宁静,借此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充满了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归来生活的向往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湖”主要指的是?
A. 河流与湖泊
B. 旅途与漂泊生活
C. 农田与乡村
诗人近年来只写“莲经”,这反映了他对什么的追求?
A. 物质生活
B. 精神寄托
C. 游山玩水
“金凤钗梁挂”中的“金凤”象征着什么?
A. 美好与奢华
B. 贫穷与苦难
C. 自然与和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龚自珍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但龚自珍更侧重于对精神追求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与记忆。两者在意象运用上都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但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