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21:08
堂前种山丹,错落马脑盘。
堂后种秋菊,碎金收辟寒。
草木如有情,慰此芳岁阑。
幽人正独乐,不知行路难。
诗人故多感,花发忆两京。
石榴有正色,玉树真虚名。
粲粲秋菊花,卓为霜中英。
萸盘照重九,缬蕊两鲜明。
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谁言三伏热,止须一杯凉。
先生坐忍渴,群嚣自披猖。
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
先生饭土塯,无物与刘叉。
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东斋手种柏,今复几尺长。
知有桓司马,榛茅为遮藏。
近闻南台松,新枝出馀僵。
年来此怀抱,岂复惊凡亡。
新居已覆瓦,无复风雨忧。
桤栽与笼竹,小诗亦可求。
尚欲烦贰师,刺山出飞流。
应须凿百尺,两绠载一牛。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1:08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作者:苏轼
堂前种山丹,错落马脑盘。
堂后种秋菊,碎金收辟寒。
草木如有情,慰此芳岁阑。
幽人正独乐,不知行路难。
诗人故多感,花发忆两京。
石榴有正色,玉树真虚名。
粲粲秋菊花,卓为霜中英。
萸盘照重九,缬蕊两鲜明。
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谁言三伏热,止须一杯凉。
先生坐忍渴,群嚣自披猖。
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
先生饭土塯,无物与刘叉。
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东斋手种柏,今复几尺长。
知有桓司马,榛茅为遮藏。
近闻南台松,新枝出馀僵。
年来此怀抱,岂复惊凡亡。
新居已覆瓦,无复风雨忧。
桤栽与笼竹,小诗亦可求。
尚欲烦贰师,刺山出飞流。
应须凿百尺,两绠载一牛。
在堂前种上了山丹花,马脑盘错落有致;
在堂后种下秋菊,寒气中花瓣如碎金般闪亮。
草木似乎有情,安慰着这芳香的岁末。
隐居的人正沉浸在快乐中,不知外面的行路艰难。
诗人总是感慨,花开时更怀念京城的两座。
石榴的颜色鲜艳,玉树却只是一种虚名。
秋菊花开得灿烂,作为霜中的英华独特而美丽。
重阳时节,萸盘映照,缬蕊色彩鲜明。
幽居中有古老的意趣,义井分隔西墙。
谁说三伏的热气难耐,只需一杯凉茶即可。
先生忍耐着口渴,群喧自我披露。
众人散去,缓缓品酒,回味更为悠长。
先生的饭菜虽简单,却没有物品与刘叉相比。
如何来取悦醉客,偶尔嗅嗅地上的花香。
井水来自西邻,竹影借来东家的阴凉。
萧然的行脚僧,一身寄托于天涯。
东斋亲手栽种的柏树,现在又长高几尺。
知道有桓司马的隐居,榛茅为他遮挡。
近闻南台松,新枝从老干中冒出。
这些年来在此处怀抱,怎会再惊扰凡尘。
新居已盖好房顶,再无风雨之忧。
栽种的桤木与笼竹,小诗也可以乐在其中。
还想麻烦贰师,刺破山涧飞流。
应该凿下百尺深,两根绳子拉一头牛。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在杭州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感慨。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生活情感,展现了宁静的隐居生活与对世俗的淡泊。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苏轼以他特有的细腻与豪放结合的风格,展现了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快乐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山丹、秋菊、石榴等花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在“草木如有情,慰此芳岁阑”一句中,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诗中提到的“幽人正独乐,不知行路难”,则反映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对人世纷扰的超脱。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还通过对饮酒、叙旧、与朋友聚会的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诗歌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体现出苏轼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后,对于生活的另一种理解与追求,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并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词测试: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的作者是?
A. 杜甫
B. 苏轼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秋菊”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坚韧与清高
C. 爱情
D. 忧伤
诗中“幽人正独乐”的意思是?
A. 隐士享受独自的快乐
B. 隐士感到孤独
C. 隐士在思念朋友
D. 隐士在写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