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8:55
醉题沈子明壁
白居易
不爱君池东十丛菊,
不爱君池南万竿竹。
爱君帘下唱歌人,
色似芙蓉声似玉。
我有阳关君未闻,
若闻亦应愁杀君。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沈子明的深情厚意。池塘东边的十丛菊花我并不喜欢,池塘南边的万竿竹子也无所谓。真正让我心动的是那帘子下唱歌的人,她的面色如同芙蓉般娇艳,声音宛如玉石般清脆。我有阳关的曲子想要唱给她听,但她可能未曾听闻;若她听了,恐怕也会因此感到忧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关注民生疾苦,倡导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与沈子明相交之际,表达了他对沈子明及其身边女子的情感。在那个时代,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关系。
白居易的《醉题沈子明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而引出对人情的关注,展现了他细腻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诗中作者首先用“不爱”两句排除了周围的美好景物,似乎是在说,这些自然景观并没有打动他的心。他真正心仪的是“帘下唱歌人”,通过对她的容貌与声音的比喻,展现了她的独特魅力,仿佛她的一切都是他心中最美的存在。
尤其是“色似芙蓉声似玉”的比喻,传达了女子的美丽与动听,象征着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同时,结尾的“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不仅表达了他内心的忧伤,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仿佛他与这位女子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距离。
整首诗在形式上虽然简洁,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是白居易作品中典型的情感抒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出对人情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感情的深沉体验。主题围绕着爱与忧愁展开,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不喜欢池塘东边的什么花?
诗中提到的“唱歌人”用什么来形容她的容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作品相比,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人情的复杂,但李白的风格更加奔放,情感更加激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