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0:56
万红暄昼,占尽人间秀。怎生图画如何绣。宜推萧史伴,消得东阳瘦。垂窄袖,花前镇忆相携久。泪裛回纹皱,好在章台柳。洞户隔,凭谁叩。寄声虽有雁,会面难同酒。无计偶,萧萧暮雨黄昏后。
万千花朵在温暖的白昼中争相开放,尽显人间的美丽。可是要如何描绘这幅美景呢?不如让萧史作伴,消磨掉东阳的孤独。轻轻垂下窄袖,在花前回忆我们曾经携手的时光。泪水沾湿了衣襟,像那回纹的皱褶,幸好在章台的柳树旁。窗户隔着,谁能来敲门?即使寄去声音有如大雁飞过,会面却难以共饮一杯。无奈偶然间,只有在萧萧的暮雨中等待黄昏的到来。
李之仪,字仲明,号逸人,宋代诗人。李之仪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笔著称,特别擅长描写春天和离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千秋岁·万红暄昼》创作于李之仪生活的时代,正值北宋时期社会变迁频繁,文人常常借诗词抒发个人情感与时代感受。这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友人、恋人的思念。
此词以“万红暄昼”开头,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气息,花的繁盛与温暖的阳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随后的“怎生图画如何绣”,则通过质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美景的无奈与难以描绘。接下来的意象中提到的“萧史”与“东阳”,则是把孤独的心境与美好的景色结合在一起,隐喻着在人生的美好时光中,仍然有着难以言表的孤独与寂寞。
在词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泪裛回纹皱”传达了因思念而流出的泪水,增添了情感的层次。特别是“洞户隔,凭谁叩”,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尽管有心联系,却无法真正会面。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美景与孤独的交融,思念与现实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宋词的艺术魅力。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或恋人的思念与孤独。通过春日的美景与内心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李之仪的《千秋岁·万红暄昼》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但李之仪更侧重于离愁与孤独,而辛弃疾则更强调欢愉与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