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9:02
二月漫漫雪,斋宫夜寂寥。
坛场祠乙鸟,桑柘响阴枭。
履带春泥重,驹回广野骄。
还批五色诏,池上踏琼瑶。
二月的雪纷纷扬扬,齐心斋宫里夜晚显得格外寂静。
祭坛上空中只有孤独的鸟鸣,桑树和柘树之间传来阴沉的枭鸣。
脚踏春泥的步伐显得沉重,骏马回到广阔的原野显得骄傲。
我再次接到五色的诏书,在池塘上踏着如琼瑶般的冰雪。
“斋宫”与祭祀活动相关,体现了古代对神灵的尊敬与祭礼的庄重。诗中提到的“乙鸟”可能暗指祭祀时的灵鸟,古人认为鸟类与神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五色诏”象征着天子的诏书,表明作者在此时此刻接到的使命,暗示着神圣的责任与重任。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季康,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文人。他以诗词、散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梅尧臣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此诗写于雪天的祭祀活动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祭祀文化的重视。通过描绘雪景与祭祀的寂静氛围,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庄重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思考。
《闻王景彝雪中禖祀还》是一首描写雪中祭祀的诗作,诗中展现了二月雪景的美丽与祭祀的庄重。开篇的“二月漫漫雪”令人感受到雪花飘落的静谧与清新,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寒冷的自然环境。而“斋宫夜寂寥”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展示了祭祀活动的严肃性。
接下来的描写“坛场祠乙鸟,桑柘响阴枭”中,诗人通过鸟鸣与枭鸣的对比,增强了夜晚的神秘感与庄重感。鸟鸣象征着灵魂的归属,枭鸣则为祭祀增添了一丝阴郁的色彩,表现了祭祀的神秘与不可逆转的命运。
“履带春泥重,驹回广野骄”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诗人用“春泥重”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回归。最后一句“还批五色诏,池上踏琼瑶”则是对祭祀结果的期待与庄重承诺,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
整首诗在字句上构建了层次分明的意象,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祭祀的传统与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中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复苏的憧憬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斋宫”指的是什么场所?
“履带春泥重”中的“春泥”象征什么?
诗中“还批五色诏”所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