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饮酒五首 其五

《饮酒五首 其五》

时间: 2025-05-02 13:21:46

诗句

此饮又复醉,此醉更酣适。

徘徊云间月,相对澹以默。

三更风露下,巾袖警微湿。

浩歌天壤间,今夕知何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1:46

原文展示:

此饮又复醉,此醉更酣适。
徘徊云间月,相对澹以默。
三更风露下,巾袖警微湿。
浩歌天壤间,今夕知何夕?

白话文翻译:

这一饮又醉了,醉得更加酣畅适意。
我在月光下徘徊,与月亮对望,心中默默无语。
三更时分,风露袭来,手巾袖子微微湿润。
我在天地间高歌,今夜究竟是何夜?

注释:

  • 此饮:指的是饮酒。
  • 复醉:再一次醉酒。
  • 酣适:酣畅而舒适。
  • 徘徊:徘徊、游荡。
  • :淡泊、清淡。
  • 微湿:轻微潮湿。
  • 浩歌:高声歌唱。
  • 天壤:天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月”与“风露”的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象征着孤独与思考;“浩歌”则承载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锡,金朝诗人,以词、诗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人情感受,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饮酒来寄托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饮酒五首 其五》以饮酒为主题,诗人通过饮酒的欢愉与醉意,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淡泊与超然。全诗以“饮酒”开篇,展现了诗人对饮酒的热爱,接着通过“徘徊云间月”,将饮酒与自然景色结合,形成了宁静而优雅的氛围。在与月光的对望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与默契,仿佛在与自然对话。而“三更风露下”的描写,不仅营造了清冷的夜晚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最后,诗人以“浩歌天壤间”结尾,表达了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显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饮又复醉:表达了饮酒的乐趣,反复的醉酒体验。
  • 此醉更酣适:醉得更加舒适愉悦,表现出一种对当下的享受。
  • 徘徊云间月:描绘了在月光下游荡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氛围。
  • 相对澹以默:与月亮相对,心中却无言,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感。
  • 三更风露下:夜深时分,风露微凉,增加了诗的意境。
  • 巾袖警微湿:手巾袖子微湿,细腻的描写增加了生活的真实感。
  • 浩歌天壤间:在天地之间高歌,表现出一种豪放与自信。
  • 今夕知何夕:对时间的无常与人生的思索,令人深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此饮又复醉,此醉更酣适”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 意象:月、风露、巾袖等意象交织,构建出清新的自然画面。
  • 反问:最后一句“今夕知何夕”引发思考,增加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饮酒、自然环境的描写,抒发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悟,体现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孤独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洒脱而深邃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孤独与思考,常与人的情感联系。
  • 风露:代表清冷与夜深,增强了诗的氛围。
  • 高歌:表达豪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此饮又复醉”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饮酒的厌倦
    B. 对饮酒的喜爱
    C. 对生活的无奈

  2. “三更风露下”中的“风露”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露水
    B. 夜晚的凉风与露水
    C. 太阳的光辉

  3. “浩歌天壤间”的意图是什么? A. 表达孤独感
    B. 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豪情
    C. 表达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元好问的“饮酒五首”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饮酒的豪情,但李白更显豪放,元好问则更添一份沉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好问传》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遇·之十一 感遇·之十 感遇·之九 感遇·之八 感遇·之七 感遇·之六 感遇·之五 感遇·之四 感遇·之三 感遇·之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绚烂 包含震的成语 靑字旁的字 秦失其鹿 东床坦腹 瓜字旁的字 费率 夕字旁的字 痛入骨髓 草字头的字 停刊 硬译 金字旁的字 不得已而用之 惊天动地 衣轻乘肥 包含枕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