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遇·之四

《感遇·之四》

时间: 2025-05-07 10:05:59

诗句

乐羊为魏将。

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

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

乃属放麍翁。

孤兽犹不忍。

况以奉君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5:59

原文展示:

感遇·之四
作者:陈子昂 〔唐代〕

乐羊为魏将。
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
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
乃属放麍翁。
孤兽犹不忍。
况以奉君终。

白话文翻译:

乐羊是魏国的将领,他为了军功而让自己的儿子充当祭品。父子之间的感情都如此淡薄,其他人又怎能忠诚呢?我听说中山的宰相,也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放麍翁(狩猎的老人)。连孤独的野兽都不忍心这样,更何况是效忠于君王呢?

注释:

  • 乐羊:历史上有名的将领,其事迹常被后人传颂。
  • 殉军功:指为军功而牺牲自己的亲人,表现出极端的忠诚。
  • 骨肉且相薄:指连亲人之间的感情都如此淡薄。
  • 中山相:指中山国的宰相,历史上表现出极高的忠诚。
  • 放麍翁:指放养麍(即鹿)的老者,代指对生命的珍视。
  • 孤兽犹不忍:即使是孤独的野兽都不愿意这样对待自己的亲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子昂(659年-702年),字伯玉,号陀。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擅长古文和诗歌。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作者通过对比古今忠诚的缺失,表达对士人忠诚精神的失落的惋惜。

诗歌鉴赏:

陈子昂的《感遇·之四》以简练而富有深意的话语,刻画出忠诚的缺失和人性中的冷漠。诗中通过乐羊的故事,揭示了在追求功名权利的社会背景下,亲情被牺牲的悲剧。乐羊为军功而让儿子殉职的行为,象征着当时社会对忠诚的极端追求,而这种精神却让人感到悲哀。诗中提到的“骨肉且相薄”,直指人际关系的冷漠,强调了个体情感的淡漠。

通过对比乐羊和中山相的行为,陈子昂显露出对忠诚的渴望与对人情冷漠的失望,表达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况以奉君终”,则是点明了士人的责任与忠诚的重要性,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乐羊为魏将:开篇直接指出乐羊的身份,设定了故事背景。
  2. 食子殉军功:揭示了乐羊的极端行为,反映了对军功的追求。
  3. 骨肉且相薄:强调了亲情的淡薄和人性的冷漠。
  4. 他人安得忠:质疑其他人如何能够忠诚。
  5. 吾闻中山相:引入中山相的例子,形成对比。
  6. 乃属放麍翁:讲述中山相的忠诚表现,增加诗意的深度。
  7. 孤兽犹不忍:通过比喻强调连野兽都不忍心这样对待亲属。
  8. 况以奉君终:总结全诗,强调士人对君王的忠诚。

修辞手法

  • 对比:乐羊与中山相的对比,突显忠诚的缺失与理想的追求。
  • 比喻:用“孤兽”比喻人性中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忠诚的缺失。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忠诚的探讨,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社会风气的堕落,呼唤对忠诚与情感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乐羊:象征极端忠诚与牺牲。
  • 孤兽:象征人性的情感与本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乐羊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A. 魏
    B. 汉
    C. 楚
    D. 齐

  2. “骨肉且相薄”指的是?
    A. 亲情深厚
    B. 亲情淡薄
    C. 亲人团结
    D. 亲情复杂

  3. 诗中提到的“放麍翁”代表什么?
    A. 忠诚的象征
    B. 冷漠的象征
    C. 生命的珍视
    D. 战士的牺牲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陈子昂的《感遇·之四》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忠诚与理想的追求,但陈子昂更侧重于对人性冷漠的思考,而杜甫则是在动荡的政治背景下对国家的忧虑。两者都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与诗人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为对《感遇·之四》的全面解读,涵盖了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互动学习及相关作品推荐。

相关查询

春游 春游 春游乐示剑秋子威 其二 春游 春游志感 春游至伞墩观梅 春游 春游篇寄晋陵吴生 春游篇二首 其二 春游篇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仙陀 八七会议 石字旁的字 灰不溜丢 鱼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密云不雨 天视民视,天听民听 二字旁的字 产结尾的成语 系风捕影 身字旁的字 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禄的词语有哪些 咄嗟之间 结算 中卒 求益反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