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1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13:53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二首
作者:范成大
择对鸣珂里,宜家驷马门。
肃雍成孝敬,燕喜助平反。
阅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
松风摇草露,愁绝后堂萱。
在鸣珂声声的门第里,适合居家的四匹马拉的车在门前停驻。
严肃而庄重地成就了孝道,燕子欢喜地帮助平反。
人生经历已经三十年,回到故乡却恍如九原之地。
松风摇曳着草上的露珠,愁苦已经使后堂的萱草凋零。
“鸣珂”与“驷马”出自古代社会对显赫家族的描述,象征着高贵的生活和地位。“燕喜”则是春燕归来的意象,常用来象征生机和希望。“九原”是古代人们对死亡的隐喻,强调了生死无常的哲理。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梅林,江苏常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咏怀和抒情,常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是范成大为其已故妻子徐氏所作,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怀念和对家庭生活的感慨。在南宋时期,家庭和孝道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诗中蕴含着对传统伦理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思考。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二首》以其深厚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范成大对妻子的怀念和对人生的哲思。诗开头通过“鸣珂”和“驷马”描绘出一个富贵人家的形象,仿佛在提醒人们对于家庭的重视和珍惜。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阅世弥三寿”的句子,表达了三十年岁月的沉淀与无奈,似乎在感叹岁月无情、时光荏苒。
诗中提到的“松风摇草露”更是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松风的清冷与草露的悲伤,恰如诗人内心的愁苦。而“后堂萱”的提及,则直接触及至亲的痛失,展现出传统文化中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以及失去后的无尽惆怅。这种浓厚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家庭、人生和死亡的思考,深刻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和传统美德。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鸣珂”主要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人通过“松风摇草露”表现了对__的愁苦。
答案:生活的无常
判断题:诗中“燕喜助平反”是指春燕归来带来的喜庆。
答案:正确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挽词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但范成大更注重家庭情感与对妻子的怀念,而陆游则通过秋夜的景象反映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但都展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范成大的诗歌风格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