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8:45
驽骀诚龌龊,市者何其稠。
力小若易制,价微良易酬。
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
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馀。
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
牵驱入市门,行者不为留。
借问价几何,黄金比嵩丘。
借问行几何,咫尺视九州。
饥食玉山禾,渴饮醴泉流。
问谁能为御,旷世不可求。
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
王良执其辔,造父挟其輈。
因言天外事,茫惚使人愁。
驽骀谓骐骥,饿死余尔羞。
有能必见用,有德必见收。
孰云时与命,通塞皆自由。
骐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人皆劣骐骥,共以驽骀优。
喟余独兴叹,才命不同谋。
寄诗同心子,为我商声讴。
驽马和骏马真是差别太大,市场上的驽马何其多。
它们力气小容易被驯服,价格低廉容易交易。
口渴时只喝一斗水,饥饿时只吃一束草。
在大路上嘶鸣,志气似乎还有余。
骐骥生于绝境,自以为无与伦比的同伴。
被牵引进市场,路人却不愿停留。
问它的价格多少,黄金都比不上它。
问它的路途多远,近在咫尺却视九州。
饥饿时吃的是玉山上的禾,口渴时喝的是美泉的水。
问谁能为它驾驭,世上难以寻求。
只有昔日的穆天子,骑着它游遍四方。
王良掌握缰绳,造父驾驭它。
因此谈论天外的事情,模糊得让人愁苦。
驽马嘲笑骏马,饿死也不感到羞耻。
有才能的必定会被重用,有德行的必定会被珍惜。
谁说命运与时局有关,通达与闭塞都是自由的。
骐骥不敢言语,低头无奈徘徊。
人们都低看骐骥,把驽马视为珍贵。
我不禁长叹,才华和命运不同,难以谋合。
请将这首诗寄给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我歌唱。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倡导古文运动,重视文学的道德功能,对后世影响深远。
《驽骥》创作于唐代,时值韩愈身处政治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代,表达了他对人才与命运的思考,借助骏马与劣马的对比,探讨了人的能力与环境的关系。
《驽骥》通过对比驽马与骏马,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诗中反复强调骏马(即才能之人)在市场上的贬值,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忽视。韩愈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失望。骐骥虽才华横溢,却因社会环境而不得志,令人深思。诗中反映的价值观与人才观,至今仍具有启示意义。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人才的价值与社会的偏见,强调有能力与有德行的人应被重视,命运与时局并非绝对,个体的努力与选择同样重要。
《驽骥》中,骐骥象征什么?
A. 劣马
B. 优秀人才
C. 平庸之人
D. 社会制度
韩愈在诗中提到的“穆天子”是指谁?
A. 唐朝皇帝
B. 西周的穆王
C. 汉朝的皇帝
D. 三国的君主
诗中提到的“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表达了什么?
A. 驽马的奢侈
B. 驽马的艰辛与局限
C. 骏马的荣耀
D. 社会的繁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