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诸季散处长乐外邑怅然有怀二首 其二

《九日诸季散处长乐外邑怅然有怀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3:13:44

诗句

终朝兀坐但焚香,身世翛然已两忘。

收拾江山归古锦,招邀风月入虚堂。

鹡鸰散去波翻海,鸿雁归来天雨霜。

命驾莫辞佳节后,菊花开日即重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3:44

原文展示:

终朝兀坐但焚香,身世翛然已两忘。
收拾江山归古锦,招邀风月入虚堂。
鹡鸰散去波翻海,鸿雁归来天雨霜。
命驾莫辞佳节后,菊花开日即重阳。

白话文翻译:

整天坐着,只是焚香,身世的烦忧已经完全忘却。
将江山图卷收拾整理,邀来风月入我虚空的殿堂。
鹡鸰鸟飞散,波涛翻滚海面;鸿雁归来,天上已是雨霜降临。
请你不要推辞在佳节之后,菊花盛开的日子便是重阳节。

注释:

字词注释

  • 兀坐:独自坐着,形容无所事事。
  • 翛然:指心灵宁静、无所挂虑的样子。
  • 古锦:古代的绣品,此处比喻江山图卷。
  • 虚堂:空旷的大厅,象征内心的宁静。
  • 鹡鸰:一种鸟,常用来象征孤独或流浪。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源自古代的登高避灾习俗,后演变为菊花节,象征长寿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1140年),字师中,号宗孟,晚号雪桥,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生于北宋,历仕多个朝代,因其政治才能和诗词造诣而受到重视。李纲的诗风清新,充满哲理,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末年,社会动荡,国破家亡的前夕,作者借写菊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变化,展现了李纲在动荡岁月中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作者以“终朝兀坐但焚香”描绘了自己的孤独与清静,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在“身世翛然已两忘”中,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与淡漠,体现了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接下来的“收拾江山归古锦,招邀风月入虚堂”,则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回望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句中的“江山”不仅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对理想的追求。通过“风月”二字,诗人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和谐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氛围。

后两句“鹡鸰散去波翻海,鸿雁归来天雨霜”,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命驾莫辞佳节后,菊花开日即重阳”则是一种温情的邀请,重阳节象征着团圆与美好,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期望。

整首诗以淡雅的情感与深邃的哲理相结合,展现了李纲对人生的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宁静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终朝兀坐但焚香:整天独自坐着,只是焚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内心的宁静。
  2. 身世翛然已两忘:心中烦忧已然忘却,表现了超脱的境界。
  3. 收拾江山归古锦:将江山图卷收拾,象征对历史的追思。
  4. 招邀风月入虚堂:邀请自然的风月,体现了内心的和谐。
  5. 鹡鸰散去波翻海:鹡鸰鸟飞散,波涛翻滚,描绘自然的变化。
  6. 鸿雁归来天雨霜:鸿雁归来,表现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7. 命驾莫辞佳节后:请不要推辞在节日之后的相聚。
  8. 菊花开日即重阳:菊花盛开的日子正是重阳节,寓意团圆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山”比作“古锦”,象征历史的厚重。
  • 拟人:将自然之物如“风月”赋予人性,表现内心的世界。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期盼,体现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节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清雅的生活。
  • 江山:历史的象征,承载着过往的沉重。
  • 风月:自然的美,象征诗人内心的情感。
  • 鹡鸰:孤独与流浪的象征。
  • 鸿雁:代表归来与团聚的期待。
  • 菊花:祝愿长寿与团圆重要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终朝兀坐但焚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孤独与宁静
    • C. 热闹
  2. 重阳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失去
    • B. 长寿与团圆
    • C. 离别
  3. “收拾江山归古锦”中的“江山”主要指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历史与理想
    • C. 个人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纲与王维的诗作,两位诗人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思考。王维的诗更倾向于表现山水的意境,而李纲则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省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李纲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 送惠懃上人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送韩钦圣学士京西提刑 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稻畦 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 发陶庄却寄刁经臣裴如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戈字旁的字 有加无瘳 包含乃的词语有哪些 泄宣 高朋满座 如龙似虎 纶言如汗 推波助澜 逃身 骨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名语 逆道乱常 包含鹏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大家风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