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9:19
九日游打鼓岩
作者: 陈元荣 〔清代〕
为想渊明把酒时,
几人重九独题诗。
惊寒白雁霜前落,
带雾高峰鸟道奇。
石壁流泉猿斗果,
僧窗翠柏鹭斜涯。
柴扉掩梦曾游处,
报道秋山寄远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饮酒作诗情景的向往,重阳节时独自写诗的孤独感。寒霜降临,白雁惊飞而落,雾气弥漫的高峰上鸟道显得奇特。石壁上泉水流淌,猿猴争斗着果子;僧人的窗前翠柏斜斜地伸向岸边的鹭鸟。关上柴门,梦中回忆曾游之地,向秋山寄托我的遥远思念。
作者介绍: 陈元荣,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追求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可能在游玩时感受到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从而引发对陶渊明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感慨。
《九日游打鼓岩》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意象的诗。诗人在重阳节独自游玩时,内心对陶渊明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赋予了这首诗深刻的情感内涵。开头的“为想渊明把酒时”,即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景象描写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动,白雁在霜降中惊飞而落,带雾的高峰上鸟道奇特,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石壁流泉猿斗果”与“僧窗翠柏鹭斜涯”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愈加明显。
最后,柴扉的闭合象征着对过去游历的怀念,梦中回忆曾经游玩的地方,寄托了诗人对秋山的思念与惆怅。这一切构成了诗中强烈的孤独感和对友人、对自然的深情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探讨了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重阳节又称为:
A. 中秋节
B. 重九
C. 春节
D. 端午节
诗中“惊寒白雁”的意象主要表现了:
A. 友谊
B. 孤独与寒冷
C. 欢乐
D. 美丽的自然
“柴扉掩梦”意指:
A. 关上门去睡觉
B. 追忆往事
C. 逃避现实
D. 享受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