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6:17
上月重阳满,中天万乘来。
萸依佩里发,菊向酒边开。
圣泽烟云动,宸文象纬回。
小臣无以答,愿奉亿千杯。
在上个月的重阳节,天子驾临中天。
佩戴的茱萸依然在头发上,菊花则在酒旁盛开。
圣明的恩泽如烟云般涌动,皇上的文采如同星纬般回旋。
我这个小臣无以回报,只愿奉上亿千杯美酒。
卢藏用,字景曦,唐代诗人,曾任官职,作品多以咏物、咏景见长,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本诗作于重阳节时,诗人应制登高,表达了对皇帝的敬意和对节日的庆祝,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化习俗。
《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开字》是一首寄情于景的诗作,诗人在重阳节的登高活动中,感受到了皇帝的恩泽和节日的喜庆。全诗结构严谨,用词考究,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重阳满”,不仅标志着节日的到来,也暗示了生活的丰盈与美好。接着“中天万乘来”,将皇帝的威仪与节日的气氛融为一体,展现出一个盛大的场面,体现了对皇权的尊重。
“萸依佩里发,菊向酒边开”,诗人通过描写节日的象征物——茱萸和菊花,展示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也暗示了对长寿的祝愿。后面的“圣泽烟云动,宸文象纬回”则进一步渲染了皇帝的仁德和智慧,表现了诗人对皇权的赞美。
最后两句“小臣无以答,愿奉亿千杯”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恩之情,虽无以回报,但愿以酒来表达心意,体现了古人重视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皇权的深刻感悟和忠诚的情感。
全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和感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的尊重与忠诚,同时也传达了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意象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重阳节的主要象征是什么?
“亿千杯”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节为背景,但更多地表现了对兄弟的思念与乡愁,而卢藏用的诗则侧重于对皇权的尊重和节日的庆祝。这两首诗通过同一节日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和主题,充分体现了唐诗的多样性与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