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

《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

时间: 2025-05-03 23:33:42

诗句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

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

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

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3:42

原文展示

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
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
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
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白话文翻译

在愁苦中难以入睡,辗转反侧在书桌边。
这不是旅人的忧伤,谁会知道秋夜如此漫长。
在归乡的梦中依靠着遥远的思念,
没有梦境更让我思念故乡。
枕上透过窗外的月光,分明是泪水的光辉。

注释

  • :忧愁、烦恼。
  • 难得寐:很难入睡。
  • 展转:辗转反侧。
  • 旅人病:旅途中因为思乡而产生的忧伤。
  • 无梦:没有梦境。
  • 枕上移窗月:指夜晚窗外的月光照在枕边。
  • 泪光:眼泪的光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诗歌上有一定成就,特别以抒情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夜,周朴因思乡而夜不能寐,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唐代社会安定繁荣,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不眠,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开篇以“愁多难得寐”点明了诗人的情绪,夜深人静时,愁绪难以平息,使得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紧接着的“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明即使不是身在异乡,也会因思乡而感受到漫长的秋夜之苦。诗人在“归乡凭远梦”中寄托了对故乡的渴望,却又因“无梦更思乡”而感到愈发孤独。最后一句“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将情感推向高潮,月光映照下的泪光,象征着思乡之痛的深刻与真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游子在孤独的夜晚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乡情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愁多难得寐:因愁苦而难以入睡,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展转读书床:描绘了诗人辗转反侧的状态,营造出不安的气氛。
    • 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强调了即使不在旅途中,内心的孤独感依然如影随形。
    • 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梦中归乡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 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把思乡的情感具象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 修辞手法

    • 比喻:“泪光”比喻内心的悲伤,富有情感。
    • 对仗:诗中的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乡之情展开,表现了孤独与无奈,传达出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秋夜:象征孤独与思念,秋天的夜晚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月光:代表思乡的情感,映照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 泪光:象征着伤心的情绪,直观地传达了思乡的苦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因何原因难以入睡?

    • A. 饥饿
    • B. 愁苦
    • C. 疲惫
  2. 诗中提到“不是旅人病”是指什么?

    • A. 旅途的疲惫
    • B. 诗人并不在旅途中
    • C. 旅人总是思乡
  3. 诗最后一句中的“泪光”指代什么?

    • A. 幸福的眼泪
    • B. 思乡的泪水
    • C. 伤心的眼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达思乡情感的经典作品。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描写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周朴的《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思乡之情,但周朴的诗更加侧重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李白则以月光照影,表现出更为清晰的思乡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周朴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少年游 少年游·听琴 少年游 少年游 豆娘子 少年游 少年游 学余偶感 少年游 送少湘侄回里 少年游五首 其三 少年游五首 其二 少年游五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群空冀北 麥字旁的字 缺衣无食 齐字旁的字 艳体 包含貀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瘦的成语 頁字旁的字 离鸾别鹤 片字旁的字 包含荐的成语 中印 越轨行为 刺柴 死生荣辱 忻慕 心字底的字 洒洒洋洋 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