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福州东禅寺

《福州东禅寺》

时间: 2025-05-02 08:00:30

诗句

瓯闽在郊外,师院号东禅。

物得居来正,人经论后贤。

瓟槽柳塞马,盖地月支綖。

鹳鹊尚巢顶,谁堪举世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0:30

原文展示:

福州东禅寺
瓯闽在郊外,师院号东禅。
物得居来正,人经论后贤。
瓟槽柳塞马,盖地月支綖。
鹳鹊尚巢顶,谁堪举世传。

白话文翻译:

福州的东禅寺位于郊外,那里是师院的所在。世间的万物皆在此安居,而人们的思想则在此讨论前贤的事迹。柳树遮挡了马车的道路,月光照耀着地面。白鹳和喜鹊还在屋顶上搭巢,谁能够将这美好的景象传颂给世人呢?

注释:

  • 瓯闽:指的是福州及其周边地区,瓯指的是温州,闽指的是福建。
  • 师院:即师范学院,这里指的是东禅寺的教育功能。
  • 物得:意为万物得以安居。
  • 人经:指人们经过的地方,或是人们的议论。
  • 鹳鹊:两种鸟类,这里象征着安宁和祥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常以生动的景象和哲理式的思考吸引读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哲理的思考,东禅寺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吸引了众多学者和诗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福州东禅寺的自然景色与文化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深思。开篇以“瓯闽在郊外”引入,描绘出东禅寺的地理位置,给人以幽静的感觉。接着“物得居来正,人经论后贤”,点出此地不仅是物质的栖息地,也是人们思想交流的殿堂。诗中描绘的柳树、马车和鸟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生动的生活画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对文化的追求。结尾处“谁堪举世传”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渴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希望传承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瓯闽在郊外:暗示东禅寺的地理位置,突出自然环境的清幽。
  • 师院号东禅:指寺院作为教育机构,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物得居来正: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 人经论后贤:指人们在此讨论古人的智慧与思想。
  • 瓟槽柳塞马:描绘宁静的乡村景象,柳树遮挡了马车的通路,增添了诗的意境。
  • 盖地月支綖:月光洒落在地面,增添了夜晚的静谧。
  • 鹳鹊尚巢顶:白鹳与喜鹊的巢寓意着幸福与安宁。
  • 谁堪举世传:感叹美好事物的难以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们的生活状态。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类情感,如“鹳鹊尚巢顶”。
  • 对仗:如“物得居来正,人经论后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呈现出一种哲思与自然融合的美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和与生命力。
  • :象征宁静与思考。
  • 鹳鹊:象征幸福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理位置是哪里?
    • A. 福建
    • B. 广东
    • C. 浙江
    • D. 四川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失落
    • C. 愤怒
    • D. 疑惑

答案:

  1. A. 福建
  2. A. 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孤独与隐逸的生活。
  • 杜甫《春望》:则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夜四时歌八首 子夜歌 六首 其一 子夜秋歌八首 其六 子夜四时歌·夏歌 子夜秋歌八首 其八 子夜歌 其十二 子夜春歌八首 子夜春歌二绝 子夜歌 其三 子夜四时歌 其三 秋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百喙如一 人字头的字 制局监 行走如飞 铁笼 包含虐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辫的词语有哪些 甘心瞑目 厘损 包含词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明知故犯 狼尾草 心腹之言 香字旁的字 弥茫 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