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32
如梦令 秋闺
兔影纱窗移过。
绿竹风敲声破。
秋冷透罗衣,
形影平分两个。
孤坐。孤坐。
玉漏清砧相和。
在秋夜的闺房中,窗前的兔子影子轻轻晃动。微风拂过,竹子发出声响。秋天的寒意透过了薄薄的罗衣,影子和身形各自分开。独自一人坐着,独自一人坐着,清脆的滴漏声与敲砧声相互交融。
沈榛(约1686—1764),字文炜,号渔洋,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沈榛以其擅长词曲及诗歌著称,创作风格清新、细腻,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如梦令·秋闺》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秋夜中对孤独和思念的感受。这个时期,女性常常在闺房中独处,诗人通过描绘幽静的环境,表现了内心的孤寂与对外界的感知。
《如梦令·秋闺》是一首描绘秋夜孤独情感的词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氛围与内心的感受。开篇“兔影纱窗移过”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夜晚,兔子的影子在窗前游走,反映出一种孤独的情境。接着“绿竹风敲声破”,微风轻轻拂过绿竹,发出清脆的声响,增添了秋夜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心事。
“秋冷透罗衣”一句,表现了秋天的寒冷已然渗透到衣物里,让人感受到一丝寒意。而“形影平分两个”则暗示着诗人的心理状态,孤独的身影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分离与失落感。最后两句“孤坐。孤坐。”更是重复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仿佛在夜深人静时,心灵的孤寂愈发显著。
整首词的意境清幽,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以及在孤独中对时间流逝的敏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传达了对秋天与孤独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探讨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在秋夜中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环境与情感的交织。
诗中“兔影纱窗”指的是什么?
a) 兔子的真实形象
b) 兔子的影子
c) 兔子的叫声
答案:b
“秋冷透罗衣”中“罗衣”的意思是?
a) 厚重的衣服
b) 轻薄的衣服
c) 装饰华丽的衣服
答案:b
诗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孤坐”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宁静
b) 深深的孤独感
c) 愉快的心情
答案:b
沈榛的《如梦令·秋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探讨孤独与思念,但沈榛更侧重于秋夜的氛围和内心的孤寂,李清照则多表现对过往情感的回忆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