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

时间: 2025-07-27 08:08:40

诗句

湿云不动溪桥冷。

嫩寒初透东风影。

桥下水声长。

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

花比人应瘦。

莫凭小栏干。

夜深花正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8:40

原文展示:

湿云不动溪桥冷。
嫩寒初透东风影。
桥下水声长。
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
花比人应瘦。
莫凭小栏干。
夜深花正寒。


白话文翻译:

湿漉漉的云朵静静地悬在空中,溪桥显得格外寒冷。
微微的寒意透过东风的影子。
桥下水流潺潺,声音悠长。
一枝花与月光相映,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人们怜惜这花儿依旧,但花儿却显得比人更为消瘦。
不要倚靠在小栏杆上,夜已深,花儿正感到寒冷。


注释:

字词注释:

  • 湿云:湿润的云,形容天气阴冷。
  • 溪桥:小溪上的桥,环境描写。
  • 嫩寒:初春的寒意,形容寒冷但又带有一丝生机。
  • 东风影:春天的东风,带来温暖的影子。
  • 水声长:水流的声音悠长而清晰。
  • 和月香:与月光相辉映的花香。
  • 怜花似旧:对花的怜惜之情,似乎和以前一样。
  • 应瘦:应该是瘦弱的。
  • 小栏干:小栏杆,指的是桥的栏杆。
  • 夜深花正寒:夜晚深了,花儿感到寒冷。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花的怜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一生经历坎坷,因政治原因屡遭贬谪,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卓越,尤以诗词闻名。其诗风广泛,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菩萨蛮》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春季,苏轼在生活的某个时刻,感受到春寒料峭,心中滋生对花草的怜惜与思考,因而写下此词,抒发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诗的开头,“湿云不动溪桥冷”,描绘出一幅冷清的春景,湿润的云层笼罩着溪桥,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这种环境的描写为后面的情感注入了一种沉郁的基调。接着“嫩寒初透东风影”,则通过“东风”这一季节的象征,暗示春天的来临,但“嫩寒”又表明春天尚未完全温暖,给人一种矛盾的心理感受。

“桥下水声长”一句,水声绵延,仿佛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使得整体氛围更加宁静。诗中“一枝和月香”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花香与月光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与欣赏。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一句,更是将人与花的关系深化,花虽美好却因春寒而显得萎缩,恰似时光流逝中人们的苍老与无奈,令人感到怜惜。最后两句“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则是对当下情景的总结,诗人感受到夜深和寒冷,提醒自己不应沉浸于此,令人感到深思。

整首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蕴含着对生命脆弱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湿云不动溪桥冷:描绘湿润的云层静止不动,造成溪桥的寒冷氛围,展现了春天的冷清。
  2. 嫩寒初透东风影:春风带来寒意,暗示春天尚未完全温暖,表现出一种微妙的感受。
  3. 桥下水声长:水流声细腻且悠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宁静。
  4. 一枝和月香:花与月光相辉映,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与浪漫气息。
  5. 人怜花似旧:人对花的怜惜,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6. 花比人应瘦:花的凋零比人更为明显,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7. 莫凭小栏干:提醒自己不要倚靠在栏杆上,暗示要有自制力。
  8. 夜深花正寒:夜晚已经深了,花儿感到寒冷,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凋零比作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
  • 拟人:花被赋予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水声长”与“月香”,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春天的寒冷与花的凋零,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无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湿云:象征阴冷和压抑的气氛。
  • 溪桥:代表人与自然的联系。
  • 水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 :美好与脆弱的象征。
  • :象征宁静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湿云”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A. 晴朗
    B. 阴冷
    C. 暴风雨

  2. “人怜花似旧”中的“花”指的是:
    A. 新开的花
    B. 凋零的花
    C. 画中的花

  3. 诗中提到的“莫凭小栏干”是为了提醒:
    A. 不要靠近溪水
    B. 不要沉迷于悲伤
    C. 不要倚靠在栏杆上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苏轼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但苏轼更侧重于描绘环境的冷暖和生命的脆弱,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对过往的怀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时代女性的不同处境及心态。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散天花 散天花 胜臞游仙居,以所摄照片见示。余十四年前尝游此处 散天花 散天花浪花 散天花 散天花(次师能韵) 落花时节 落花时 章台柳 章台柳 其四 秋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滞的词语有哪些 轻轻瞥瞥 中单 爿字旁的字 挥毫落纸 州国 先字旁的字 本系 白玉微瑕 单人旁的字 美女簪花 寓精 推燥居湿 缶字旁的字 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祛衣受业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