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项羽

《项羽》

时间: 2025-07-31 03:09:03

诗句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3:09:03

原文展示:

项羽
作者: 陆游 〔宋代〕

八尺将军千里骓,
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
路到乌江君自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项羽的壮丽与悲壮。八尺高的将军骑着千里马,力大无比,能拔山扛鼎,果然是个英雄。然而,范增虽然竭尽全力,却无处施展才能,到了乌江边,项羽内心已然明了自己的结局。


注释:

  • 八尺将军:指的是项羽,形容其身材高大,勇猛无比。
  • 千里骓:指的是项羽的骏马,象征其迅速与力量。
  • 拔山扛鼎:形容项羽的勇力极大,能够搬动山岳和鼎器,显示其英雄本色。
  • 范增:项羽的谋士,力尽之后无处施展其才华,暗指他未能帮助项羽取得成功。
  • 乌江:指的是项羽自杀的地方,象征着悲壮的结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情感深沉而激昂。

创作背景:这首《项羽》写于南宋时期,陆游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反映了他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思考。项羽是历史上著名的英雄,陆游通过对他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惋惜与对力量的赞美。


诗歌鉴赏:

陆游的《项羽》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项羽的英雄形象,展现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辉煌与悲惨。开篇的“八尺将军千里骓”,生动描绘了项羽高大的身材和其战马的骏逸,给予读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紧接着,通过“拔山扛鼎”这一形象,诗人将项羽的勇力与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可以让整个天地为之震动。

然而,诗歌的转折出现在“范增力尽无施处”,范增作为项羽的谋士,他的无能为力不仅反映了项羽失去支持的孤独,更暗示了英雄的终将孤独和无奈。最后一句“路到乌江君自知”,则是项羽自杀于乌江的悲壮结局的直接暗示,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和情感的冲击。

整首诗通过对项羽的描述,不仅表现了英雄的伟大,也深刻揭示了个体英雄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悲剧。这种对比与反思,使得诗作在豪迈中流露出淡淡的哀伤,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尺将军千里骓: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展示项羽的英俊与勇武。
  • 拔山扛鼎不妨奇:强调项羽的力量与非凡的能力,显示其英雄气概。
  • 范增力尽无施处:表现范增的无奈,暗示项羽失去了支持。
  • 路到乌江君自知:点明项羽的结局,带有历史的沉重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拔山扛鼎”与前面的“八尺将军千里骓”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项羽的力量通过“拔山扛鼎”比喻,形象而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项羽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思考,强调了力量与孤独的对比,表现出历史的悲剧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着力量、勇气和英雄气概。
  • 千里骓:象征着速度与力量,代表着英雄的征途与追求。
  • 乌江:象征着悲剧的终点,历史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项羽在诗中被形容为哪个身高的将军?

    • A. 五尺
    • B. 六尺
    • C. 八尺
    • D. 九尺
  2. 填空题:范增在诗中被描绘为“力尽无施处”,这表明他缺乏__

  3. 判断题:乌江是项羽的荣耀之地。 (对/错)

答案

  1. C
  2. 能力或支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李白《夜泊牛津口》

诗词对比

  • 比较陆游的《项羽》和李白的《大鹏赋》,都表现出对英雄的追慕与思考,但陆游更加强调历史的悲剧感,李白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豪情。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项羽与范增的历史研究》

相关查询

晨汲 观潮阁 玉女潭 南岳 善权洞 和许尉仙田舍野老有可邻之态壁间之什 归自南康寄怀朱使君 送千二十侄五首 文友 戒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主演 聪明英毅 比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情深义厚 旦日日夕 山城 凄薄 倒八字的字 黹字旁的字 百务具举 包含件的词语有哪些 存亡安危 卝字旁的字 招之即来 食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