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4:38
江亭
作者: 陆游 〔宋代〕
野市逢虚日,江亭候暮潮。
虫号霜後草,人立雨中桥。
病骨羸将折,残魂黯欲消。
无心作村醉,酒旆苦相招。
在空灵的日子里,我在野外集市偶然遇见,
在江边的亭子里等待傍晚的潮水。
虫鸣在霜后草地上,
我独自站在雨中的桥上。
病弱的身体快要折断,
残存的灵魂也在暗淡中消散。
无心去醉倒在村里,
酒旗却苦苦地在招引我。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建立与北方金朝的夹击,作品多表现爱国情怀与个人遭遇,风格质朴、豪放,具有强烈的个性与时代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身心疲惫、孤独感加深的情况下,仍试图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寄托。诗中描绘的江亭和自然景象,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叹息。
在《江亭》中,陆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在江边亭子独自等待潮水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生命的沉思。开头两句“野市逢虚日,江亭候暮潮”,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接下来“虫号霜後草,人立雨中桥”,让我们听到虫鸣,看到诗人伫立于雨中的形象,突显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病骨羸将折,残魂黯欲消”表现了诗人年迈体弱的状态,身体的病痛与心灵的疲惫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最后两句“无心作村醉,酒旆苦相招”则揭示了诗人对酒的无奈与对醉生梦死的拒绝,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江亭、虫鸣、雨中桥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是自然又是内心的空间,富有浓厚的抒情意味。陆游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失落,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沉重的美感。
逐句解析:
野市逢虚日,江亭候暮潮。
描绘了一种恬静的场景,诗人在野外集市中偶遇一个空灵的日子,随后来到江边的亭子,等待傍晚潮水的来临。此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适应。
虫号霜後草,人立雨中桥。
虫鸣声响,伴随着霜后的草,诗人站在雨中的桥上,形成了一种孤独而又生动的画面。这里的“虫号”与“雨中”形成了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病骨羸将折,残魂黯欲消。
诗人自述身体的虚弱与灵魂的黯淡,暗示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感悟。这句诗用“羸”和“残”两个字刻画出一种无奈的悲伤。
无心作村醉,酒旆苦相招。
诗人在深感疲惫的同时,内心却又被酒旗的召唤所吸引,形成了一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对醉酒逃避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孤独的深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脆弱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诗中的情感基调是悲伤而又带有一丝哲思,让人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江亭中“虫号”所描绘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宁静
B. 热闹
C. 忧伤
诗中“病骨羸将折”表达了诗人对身体状况的何种感受?
A. 健康
B. 疲惫
C. 活力
“酒旆苦相招”中的“酒旆”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酒旗
C. 酒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江亭》的全面解析,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