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1:33
《玉楼春·戏赋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
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
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
且喜青山依旧住。
谁在半夜里把山推走了?
四面八方的浮云都在猜测是你。
往常我们常常面对着两三座山峰,
如今走遍了溪头却找不到你。
西风轻轻一吹,云彩被吹得横了过去,
忽然看到东南天边有一根柱子。
老和尚拍手笑着夸赞,
且高兴于青山依旧在这里。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来传达诗人的情思。辛弃疾的诗常常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词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创作常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与金、蒙古的斗争时期,诗中通过与山水的对话,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玉楼春·戏赋云山》展现了辛弃疾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何人半夜推山去?”引出,仿佛在提问自然界的变化,暗示世事无常。接着,诗人借浮云之口,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迷惑,构建出一种似幻似真的意境。“常时相对两三峰”,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但随后的“走遍溪头无觅处”则透露出一种失落感,似乎在感叹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
西风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变化,诗人通过“忽见东南天一柱”的描绘,表现出自然的神秘与伟大。最后,老僧的笑声和青山的依旧,传达出一种对自然永恒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悟解,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自然的存在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何人半夜推山去”的意思是?
A. 有人晚上搬山
B. 自然现象的变化
C. 诗人想象的景象
答案:B
“西风瞥起云横度”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结束
答案:B
诗中老僧的笑声代表什么?
A. 对人生的嘲讽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诗人的讽刺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