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25
千秋岁(用秦少游韵)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
天幕回,云容碎。
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
初睡起,翩翩戏蝶飞成对。
叹息谁能会。
犹记逢倾盖。
情暂遣,心常地。
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
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
在深秋的庭院中,残留的暑气已经完全消散。天空渐渐变蓝,云朵也显得破碎。地面偏僻,人迹罕至,寒风带着微微的凄凉。刚刚起床,看到翩翩起舞的蝴蝶成双成对,感慨谁能理解我的心情。仍旧记得与倾盖相逢的那一刻。情感暂时放下,心情却常常沉重。音信全无,时间悄然流逝。夕阳西下,远处的仙山与我隔着空中的云海。
李之仪,字千里,号紫阳,宋代著名词人,与李清照同为宋朝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常抒发细腻的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千秋岁》创作于深秋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正值人生的某个阶段,诗人感受到光阴的流逝与情感的断裂,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李之仪的《千秋岁》以深秋的庭院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尤其是“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的开头,直接引入了季节的变迁,给人一种凉意袭来的感觉。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自己对往事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叹息谁能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理解自己情感的渴望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愁苦。随着时间的推移,“冉冉光阴改”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无情,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岁月的感慨。结尾的“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则将思绪引向远方,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隔绝,形成了深远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伤和对爱情的追忆,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叹息谁能会”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仙山”象征什么?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爱情怀念的感受。其词风更为柔婉,情感更加细腻,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感性思维。
虽然两首诗歌都表达了对时间和爱情的感慨,但李之仪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而李清照则渗透出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细腻的情感波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探讨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