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2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27:18
原文展示:
送黄子默 元佑不复见,太史今诸孙。 人物尚论世,典刑故犹存, 酣歌拓金戟,三年佐雄藩。 超然车马中,高韵独孤骞。 永怀白鸥盟,修竹满故园。 得句见眉睫,外慕何足言。 顾以感知己,跋马向修门。 朝开英俊管,王度待讨论。 小试翰林手,乘槎薄昆仑。 我懒卧衡麓,秋风撷兰荪。 交游叹益落,拭目看腾掀。 轩冕岂足贵,政尔名义尊。 执手念相闻,此意古所敦。
白话文翻译:
元佑的时代已不再见,如今只有太史的子孙。 谈论人物还需看世代,旧时的典范依然存在, 畅饮高歌,挥舞金戟,三年辅佐强大的藩镇。 在车马喧嚣中显得超然,高雅的韵味独自飞翔。 永远怀念与白鸥的盟约,故园中满是修竹。 得到佳句便显现在眉睫之间,对外界的羡慕何足挂齿。 因为感念知己,骑马向着修门而去。 朝廷开放英才的管道,等待讨论王者的度量。 稍微展示翰林的才华,乘着木筏接近昆仑。 我懒散地躺在衡麓,秋风中采摘兰荪。 感叹交游日益减少,拭目以待新的崛起。 华丽的官服何足珍贵,重要的是名义上的尊贵。 握手怀念相互的传闻,这种情意自古以来就应敦厚。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送别友人黄子默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子默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高尚品格的推崇。诗中“酣歌拓金戟,三年佐雄藩”描绘了黄子默的英勇和忠诚,而“超然车马中,高韵独孤骞”则突出了他的超凡脱俗。作者通过对“白鸥盟”和“修竹满故园”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轩冕岂足贵,政尔名义尊”则体现了对官场虚名的不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屑。通过对比黄子默的超凡脱俗和作者自己的隐逸情怀,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酣歌拓金戟”描绘了黄子默的什么特点? A. 英勇 B. 忠诚 C. 超凡脱俗 D. 高洁
作者通过“永怀白鸥盟”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场的不屑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友人的赞赏 D. 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轩冕岂足贵,政尔名义尊”体现了作者对什么的看法? A. 官场的虚名 B. 隐逸的生活 C. 友人的赞赏 D. 未来的期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