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0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0:35
法石见李汉老参政
刘子翚 〔宋代〕
我识今朝李翰林,
十年隔绝飞寸心。
素书每逢双鲤得,
云路欲倚长梯寻。
翰林昔参建炎政,
想见中兴人物盛。
方圆龃龉不足论,
角巾雅有江湖兴。
玉堂草诏褫凶魄,
丹陆陈谟发天听。
介圭便合趣公还,
只今密勿才稀并。
自怜随牒东南奔,
假道因得登龙门。
怪余髯面益老矣,
一笑问劳情弥敦。
僧坊萧萧远闤闠,
岂料飘零获清对。
牛行尚忆王相宅,
曩日交游几人在。
浊酒青灯梦寐间,
九州西海烟尘内。
区区王事今有程,
暂见复别难为情。
长亭唤马一凄断,
璧月晓堕桐花城。
我认识如今的李翰林,十年间的隔绝让我心如刀割。每当我读到他的书信,心中便如同得到了双鲤。想要在云路上寻觅他,却无处可依。李翰林曾参与建炎年间的政事,想必如今的中兴之人应当风光无限。世间的纷争与争论不足以一谈,雅士的风范似乎更在江湖之中。
在王朝的朝堂之上,草诏的威严被削弱,丹陆的谋划也难以传达天听。若我能归往彼时,只愿如今的才子能多一些。可怜我自己随着信件在东南奔波,偶然间有机会登上龙门。
我感叹自己白发苍苍,一笑间询问情感是否依旧浓厚。寺庙的喧嚣与宁静远离市井,怎料我漂泊不定,却获得了一份清白的回应。牛行之时依然怀念王相的府邸,往日的交游又有几人相伴。
浊酒与青灯下的梦境,正如九州与西海的烟尘。如今的王事虽有安排,重逢后又难以言表情感。长亭中唤马的声音凄凉而断绝,明月照耀下,桐花飘落的城市。
刘子翚,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多表现豪放、清新之风,被后世传颂。其诗风格多种多样,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社会政治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李汉老的追思与怀念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政治局势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以李汉老为引子,触发了作者对十年隔绝的感慨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即以“十年隔绝飞寸心”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多次提及政治与社会,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当下局势的关注。通过“玉堂草诏褫凶魄,丹陆陈谟发天听”,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政局的不满与惋惜。
此外,诗中多处使用了意象,如“浊酒青灯”暗指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缠绵,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结尾部分“长亭唤马一凄断,璧月晓堕桐花城”,更是用清丽的意象渲染出离别的伤感,给人以深沉的反思与感慨。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丰满而耐人寻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李汉老的怀念及对时局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李翰林”是指谁?
诗中提到的“龙门”象征什么?
诗中“长亭唤马一凄断”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