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13:26
山川初展国图宽,未识龙颜坐不安。
风动白髯旌节下,过时天子御楼看。
相感君臣总泪流,恩深舞蹈不知休。
初从战地来无物,唯奏新添十八州。
催修水殿宴沂公,与别诸侯总不同。
隔月太常先习乐,金书牌纛彩云中。
无人敢夺在先筹,天子门边送与球。
遥索彩箱新样锦,内人舁出马前头。
御马牵来亲自试,珠球到处玉蹄知。
殿头宣赐连催上,未解红缨不敢骑。
老作三公经献寿,临时犹自语差池。
私从班里来长跪,捧上金杯便合仪。
四海无波乞放闲,三封手疏犯龙颜。
他时若有边尘动,不待天书自出山。
胡马悠悠未尽归,玉关犹隔吐蕃旗。
老臣一表求高卧,边事从今欲问谁。
威容难画改频频,眉目分毫恐不真。
有诏别图书阁上,先教粉本定风神。
重赐弓刀内宴回,看人城外满楼台。
君臣不作多时别,收尽边旗当日来。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3:26
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
作者:王建 〔唐代〕
山川初展国图宽,
未识龙颜坐不安。
风动白髯旌节下,
过时天子御楼看。
相感君臣总泪流,
恩深舞蹈不知休。
初从战地来无物,
唯奏新添十八州。
催修水殿宴沂公,
与别诸侯总不同。
隔月太常先习乐,
金书牌纛彩云中。
无人敢夺在先筹,
天子门边送与球。
遥索彩箱新样锦,
内人舁出马前头。
御马牵来亲自试,
珠球到处玉蹄知。
殿头宣赐连催上,
未解红缨不敢骑。
老作三公经献寿,
临时犹自语差池。
私从班里来长跪,
捧上金杯便合仪。
四海无波乞放闲,
三封手疏犯龙颜。
他时若有边尘动,
不待天书自出山。
胡马悠悠未尽归,
玉关犹隔吐蕃旗。
老臣一表求高卧,
边事从今欲问谁。
威容难画改频频,
眉目分毫恐不真。
有诏别图书阁上,
先教粉本定风神。
重赐弓刀内宴回,
看人城外满楼台。
君臣不作多时别,
收尽边旗当日来。
这首诗描绘了国家初步稳定后的欢庆场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描述国土的广阔,诗人因未见皇帝的面容而感到不安。接着,诗人描绘了在风中飘扬的旌旗与皇帝在楼上远眺的场景,流露出对君主的思念。诗中提到君臣之间的感情深厚,甚至为此感动流泪。诗人回顾战后归来,虽无物可赠,唯有奏报新添的十八州。
随后,诗中提到为了宴请沂公而修建的水殿,表现出与其他诸侯不同的盛大气派。接着,提到太常寺提前练习乐曲,金书和彩云装饰着场景,显示出庆典的隆重。诗人描绘了皇帝身边的盛况,无人敢抢先,皇帝的门口送来璧球。内侍舁出新样的锦缎,皇帝亲自试马,象征着皇权的威严。
殿上赐予的奖赏不断,诗人因未解红缨而不敢骑马,表现出对权力的敬畏。老臣献寿却在临时讲话中显得不够顺利,反映出对过往的缅怀。诗人以跪拜的姿势向皇帝捧上金杯,表明臣子的恭敬。
诗中还表达了对于边境事务的担忧,虽然四海无事,但若有边境动荡,则不需要天书,自会出征。胡马悠悠未归,象征着边境的危险与不安。最后,诗人感慨时局的变化,若有变故,自己也无从问起。
王建(约750年-835年),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今四川省,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描写边塞风光与战争情感。王建的诗歌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特别是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对历史的反思,使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中独树一帜。
《朝天词十首》是王建寄给魏博田侍中的作品,写于国家初步稳定、边境安宁的时期。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与对君主的深情,同时也表现出对战争的记忆与对未来的忧虑。王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渴望以及对身处权力中心的复杂情感。
《朝天词十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国家的安定与个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诗的开头通过“山川初展国图宽”描绘了国家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对国土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然而,诗人因未见皇帝的面容而感到不安,揭示了对权力中心的渴望与敬畏。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君臣之间的情感,尤其是流泪舞蹈的场景,展现了深厚的忠诚和情谊。诗人虽身处战后归来的喜悦,但也不忘对战争的反思,体现了对历史的关注。随着宴会的描写,诗人通过细腻的细节展现了盛大的庆典,表现出对国家繁荣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面对边境的动荡和胡马的归途,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忧虑。他希望能在国家安宁的背景下高卧,但又不得不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的边境战争。这种复杂的情感贯穿整首诗,表现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与臣子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在国家安定与个人情感上的复杂关系,体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朝天词十首》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诗中提到的“龙颜”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胡马”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