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5:23
奉使越南入关留别和越南魏克循韵 其一
作者: 劳崇光
叱驭遑辞行役频,
得朋偏喜缔文新。
浮踪与我盟鸥鹭,
佳什惭君说凤麟。
三月轮蹄周辙迹,
千秋文字契精神。
四方兰谱他年订,
南极名流有魏申。
在急促的马鸣声中辞别,出征的次数频繁;
结交朋友尤其喜悦,因为可以一起书写新作。
我与浮云随风飘荡,如同海鸥和白鹭的盟约;
面对佳作,我惭愧于你提及的凤和麟。
三月的车轮印下了周围的痕迹,
千秋的文字契合了我们的精神。
四方的兰谱将于他年定下,
南极的名流中有魏申。
劳崇光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文人荟萃的时代。他的诗风多以清丽见长,注重描写自然与人情,常常蕴含着对友谊和人文精神的赞美。
此诗作于劳崇光奉使越南期间,表达了他在外出征时与朋友的情谊、对文艺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这首诗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出征时的心情与对友谊的珍视。开篇即以“叱驭遑辞行役频”点明了出征的紧迫感,展现了士人的责任与使命。接着通过“得朋偏喜缔文新”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喜悦,朋友的陪伴使得旅途不再孤单,反而充满了诗意与灵感。
中间几句通过自然意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如“浮踪与我盟鸥鹭”,海鸥和白鹭象征自由与清新,诗人与自然相融,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好。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文字与精神的探讨,强调千秋文字的永恒与契合,展示了诗人对文学的尊重与追求。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文艺的执着与热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
全诗围绕友谊、文学与自然展开,表达了在出征的背景下,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文艺创作的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人文精神的重视。
诗中“叱驭”指的是什么?
A. 马声
B. 车轮
C. 行役
D. 朋友
“盟鸥鹭”中的“盟”字意为:
A. 结交
B. 争斗
C. 追随
D. 分离
诗人对“佳什”的态度是:
A. 骄傲
B. 羞愧
C. 忽视
D. 高兴
比较劳崇光与杜甫在诗中对友谊与自然的描写,发现两者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然而风格上,劳崇光更为清新婉约,而杜甫则更为沉郁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