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1:00
支枕宿酲,系船冶思,细数花风余几。
卷帘却待燕归来,问西湖绿阴浓未。
愁罗怨绮,总不剩繁华梦里。
最无情是曲尘吹粉,萍波流腻。
清游地,可惜匆匆,忍把韶光弃。
鼓残箫倦送黄昏,剩凄凉六桥烟水。
闲门自闭,有谁识看花心思。
正销凝,一片啼鸦唤起。
我枕着头,醉意未消,系着船沉浸在思念中,细细数着花风还剩多少。
拉开帘子,等待燕子归来,问问西湖的绿荫是否更加浓郁。
愁苦的罗衣与怨恨的绮缎,梦中已经没有繁华的影子。
最无情的就是那曲尘吹起的粉尘,随波荡漾的水面,令人难以忍受。
游玩之地,真可惜光阴匆匆,怎能忍心把美好的时光抛弃。
鼓声和箫声已然疲惫送走黄昏,只剩下凄凉的六桥和烟水。
闲门紧闭,谁能知晓我看花的心思?
正当我沉思,一片啼鸦把我唤醒。
作者介绍:项鸿祚(1648年-1714年),字惺惺,号月渔,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留恋,也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西子妆慢》是一首抒情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全词以“支枕宿酲”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醉意,体现了春日的惬意与思绪的纷繁。接着,诗人通过“卷帘却待燕归来”描绘出一种期待和渴望,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愁罗怨绮,总不剩繁华梦里”中,诗人揭示了繁华的背后隐藏的愁苦,体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最无情是曲尘吹粉”,用细腻的比喻展现出无情的时间和世事变迁,给人以深刻的触动。而“鼓残箫倦送黄昏”,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孤寂。
最后,诗人以“闲门自闭,有谁识看花心思”结束,既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景的细腻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西湖美景的怀念为主线,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无奈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支枕宿酲”意指:
A. 醉意未消
B. 睡得很沉
C. 头痛欲裂
答案:A
“卷帘却待燕归来”中,燕子象征:
A. 失去
B. 希望
C. 绝望
答案:B
“可惜匆匆,忍把韶光弃”表达了: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时间的无奈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