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4:23
春风十里珠帘卷, 日边置论诚深矣。 圣处时中乃得之, 莫作秋虫促机杼, 贫家能有几絇丝。
春风吹拂了十里长的珠帘,卷起了早春的气息;在日边(即日出的地方)所讨论的事情确实深奥而有意义;在圣明的地方,时机来临才能有所收获;不要像秋天的虫子一样催促织布机,贫穷的人家能有多少丝线呢?
本诗中的“秋虫促机杼”可以理解为对急于求成的讽刺,借用秋天的虫子发出急促的声音,提醒人们不应太过焦躁。诗中提到的“贫家能有几絇丝”,引发人们对贫穷家庭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的关切。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以豪放洒脱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闻名,常常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春天的时节,诗人怀着对春天的美好向往,借景抒情,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黄庭坚的《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云》通过春天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的“春风十里珠帘卷”描绘了春天的美丽,给人一种清新而明朗的感觉。诗人用珠帘象征春天的绚丽,产生出一种轻盈的意境,仿佛可以感受到春风的温暖,带来希望和生机。
接下来的几句则逐渐转向哲理的思考。“日边置论诚深矣,圣处时中乃得之”,诗人在这里强调了智慧与时机的重要性,表示在适合的时机才能获得真正的见解与收获。这一转折使整首诗在美景的基础上,增添了深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邃理解。
最后两句“莫作秋虫促机杼,贫家能有几絇丝”,通过比喻和对比,指出了对急功近利的批判,提醒人们应当珍惜现有的资源与时机,尤其是在贫困的环境下,物质的匮乏使得急于求成显得更加无奈。整首诗在优美的春景与深刻的哲思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出黄庭坚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时间、智慧与生活的哲理展开,强调在适当的时机把握机会的重要性,同时呼吁人们要珍惜身边的资源,反映出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怀。
诗中提到的“珠帘”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萧条
B. 春天的美丽
C. 贫穷的生活
“日边置论诚深矣”这句的含义是什么?
A. 讨论的内容重要
B. 日出时刻的景色
C. 春天的到来
诗中批判的是什么行为?
A. 急于求成
B. 享受生活
C. 珍惜时间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黄庭坚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个体的内心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而杜甫则将焦点放在国家的兴衰与社会的动荡上。两者的风格与情感基调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