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念奴娇

《念奴娇》

时间: 2025-04-26 22:26:31

诗句

重阳恁好,正秋清天色,水容如泻。

野阔风高香雾满,采菊无人同把,堪笑渊明,蓬头曳杖,吟赏东篱下。

孤风远韵,至今犹作佳话。

争似太守才贤,慈祥恺悌,赋政多闲暇。

千里江山供胜践,尊俎延登儒雅。

只恐相将,吹花春宴,不许斯民借。

花嘲便坐,尚怀方外司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31

原文展示:

重阳恁好,正秋清天色,水容如泻。野阔风高香雾满,采菊无人同把,堪笑渊明,蓬头曳杖,吟赏东篱下。孤风远韵,至今犹作佳话。争似太守才贤,慈祥恺悌,赋政多闲暇。千里江山供胜践,尊俎延登儒雅。只恐相将,吹花春宴,不许斯民借。花嘲便坐,尚怀方外司马。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的美好,正是这清秋的天色,水面如同倾泻而下。广阔的野外,风高气爽,香雾弥漫,采菊的人无人同伴,真让人想起陶渊明,他蓬头垢面,拄着拐杖,在东篱下吟咏赏花。孤独的风声传来,至今仍然是美好的传说。比起那位太守,他才华横溢,和蔼可亲,治理政务时总有闲暇。千里江山供他游玩,尊贵的宴席延请他品尝雅趣。只怕一旦相聚,春宴吹花,将不允许百姓借此欢庆。即便坐下嘲笑花儿,也仍怀念那位超然物外的司马(司马迁)。

注释:

  • :如此,这样。
  • 水容如泻:水面如同倾泻而下,形容水面清澈。
  • 堪笑渊明:值得一笑的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田园而闻名。
  • 孤风远韵:孤独的风声,延绵的韵律,指代诗的意境。
  • 太守:指地方官员,特指有才华的知府。
  • 千里江山供胜践:千里江山为他提供游玩的场地。
  • 尊俎延登儒雅:在宴席上延请他品尝美食,显得儒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端节,宋代诗人,字景华,号清庵,生平不详,但以诗才著称,尤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成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传统节日,象征长寿与团圆,诗中通过对美好秋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词作,诗人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清秋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诗中通过采菊、吟咏等意象,抒发了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同时,诗人也在对比中体现了对官场的讽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重阳节的美好不仅在于自然的景色,更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阳恁好,正秋清天色:重阳节的美好,正是清秋的天色,展现出季节的特点。
  2. 水容如泻:形容水面清澈,似乎在倾泻,表现秋天的清爽。
  3. 野阔风高香雾满:广阔的野外,清风徐来,香气四溢,描绘出秋天的景象。
  4. 采菊无人同把:采菊的人独自一人,表现孤独的情感。
  5. 堪笑渊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令人忍俊不禁,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6. 孤风远韵,至今犹作佳话:孤独的风声仍在传唱,体现了诗歌的恒久性。
  7. 争似太守才贤:与太守相比,诗人对理想官员的描绘,展现对官场的批评。
  8. 千里江山供胜践:千里江山的自由游玩,表现对政治的无奈。
  9. 尊俎延登儒雅:宴席上的雅致,体现了文化的追求。
  10. 只恐相将,吹花春宴:担心相聚的欢乐会被限制,表现对自由的渴望。
  11. 花嘲便坐,尚怀方外司马:即使如此,仍怀念那位追求自由的历史人物(司马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容如泻”来形容水面清澈。
  • 对仗:如“野阔风高,香雾满”,展现了对称美。
  • 拟人:将风声赋予情感,表现诗中的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批判,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长寿与团圆。
  • 秋天:代表成熟与收获。
  • 菊花:隐喻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 :象征自由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象征着什么? A. 秋天的收获
    B. 长寿与团圆
    C. 春天的生机
    D. 夏天的热情

  2. 诗中提到的“太守”主要指什么? A. 地方官员
    B. 文人雅士
    C. 隐士
    D. 农民

  3. “采菊无人同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愤怒
    D. 失落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强调隐逸生活的乐趣,与沈端节的《念奴娇》相呼应,都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官场的批判。
  • 李白的《将进酒》则展现了另一种豪放与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选读》
  • 《诗词与人生》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元日 小雪后二日二首 齐人少翁招魂歌 三和二首 晨起 七十九吟十首 又和八首 其七 挽黄岩赵郎中二首 忆殇女 杂咏一百首 其七十六 严君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谷马砺兵 破巢余卵 包含元的成语 臼字旁的字 明公正义 堂筵 旁通曲鬯 忌口 余闰 寸字旁的字 洋祸 逾开头的成语 田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旅路 志士仁人 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